如果你指的是学习上的粗心,若孩子不大,恰恰应该是从生活、游戏中的细心来入手,在生活中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比较大了,尤其是初高中生,下面的 行为习惯上的粗心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改正:
1.“规范——细化计算——周期保持”。
规范指的是答题格式与步骤的规范,答题中的粗心往往是由“眼高手低”造成的,因为想、说、写是不一样的。具体的训练的方法如下:把课本或者参考书的例题当作习题来做,自己按个人的理解一步一步地写清楚,然后再和答案进行对照,找出自己写得不完整、冗长、不准确的地方,并用红笔把它圈起来,并思考答案中为什么要这样写?经过这样的质疑和修正,加深了印象,避免下次出现同类情况。这样的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使我们能够熟练运用规范、标准的学科语言和解题步骤和老师或读者进行“交流”。
2.训练运算的准确度。
不用或少用计算器。计算器使用过于频繁,一方面淡化了对算理的认识,另一方面导致计算能力急剧下降。所以,为了提高我们运算的准确率,平时尽量少用计算器。
规划使用验算纸。难算纸并非越随意越好,中、高考中很多孩子出现的时间够问题,多由二次运算引起,而二次运算出现的原因直接和平时使用验算纸的习惯有关。考试中的表现,就是你平时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粗心的问题不是经过简单几次的训练就可以克服的,所谓周期保持,就是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停止地训练,直到形成新的习惯为止。在心理学上的实验表明,这个时段大约需要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