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心夏令营发布时间:2014-5-23 14:25:36
叛逆的孩子怎么教育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孩子通过语言和同学交流和老师交流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孩子就是不爱说话。孩子不爱说话的原因很多,有性格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原因。北京夏令营为您分析:
一是性格的问题。性格内向的孩子不爱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也往往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阻碍了他向别人学习的机会,所以对他的学习是没有帮助的。
二是环境的影响。环境造就英雄,环境造就人才。大部分不爱说话的孩子,主要原因来自环境的影响。父母不经常和孩子交流,过于严厉的训斥孩子,会导致孩子不爱说话。孩子说话,常得不到大人的重视,甚至受到家长、老师或其他人的批评,孩子觉得自己不被他人承认,委屈又得不到他人的谅解,于是失去了说话的勇气和信心,也就没有表达的欲望了,并在任何场合也不爱说话。
三是青春期心理。初中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在心理上自主意识在不断增强,自我表现也日益突出。随着知识的增加,眼界的开阔,思维的完善。这种自我意识就更强烈,他们强调自己已经长大了,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再依赖父母。喜欢和同龄人交流。有了困惑,更愿意求助朋友、同学,而不愿和父母交流,解决问题。
对不爱说话的孩子,要想办法培养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是要改变对孩子不利的环境。给孩子一个好的、轻松的环境。大人不要训斥孩子,孩子总是被别人忽视、批评,他们的观点就不想再多说,特别是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理,训斥会更会让孩子不爱说话,甚至不和大人交流。
第二是要学会倾听并鼓励孩子多说。做父母的要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倾听,并可尝试从不同角度刺激孩子说话,有意识引导孩子说话。对孩子言语表达的内容,不论孩子说的对不对,尽量不要抢了话茬而打断孩子说话,也不要妄加制止。给孩子创造一个表达语言的环境,让孩子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心里的话语。创造这样的环境,能激发孩子表达语言的欲望,提高孩子的语言交流的能力。
第三就是要积极评价孩子。对孩子说话要经常的鼓励和表扬,夸奖孩子有进步,使孩子体会到对语言交流的自信感觉。从此乐于与别人交流,慢慢地,孩子的交流能力自然会提高。多和孩子交流,当孩子自己主动说话的时候要耐心倾听,孩子就会感到自己讲话也是一种快乐。孩子会在积极的评价中获得自信心,增强语言交流的行为和能力。
有一位家长就做得就非常好,他发现自己的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在人前表现很拘谨的时候,他总是这样对人说:他是个开朗的孩子,熟悉了就会发现他很爱说话的。终于有一天,这个孩子和爸爸参加单位联欢会的时候,在大庭广众之下,拿起麦克风又唱又跳,因为孩子接受了积极的暗示,并不断内化,认为我是个开朗的孩子,最后成为一个活泼爱说话的孩子。
第四是要多创造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跟别人交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孩子之间相互交流的纽带。在集体中,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并从同伴那里获得了安全感。同伴之间能彼此吐露心声,从而使孩子善于用语言表达和交流。
家长对不爱说话的孩子要多一点的关注,家里的事情要请孩子一起参与商定,让孩子体验参与。家长要从自己做起,对孩子多一些尊重与理解,切忌用成人的思维和观点简单地衡量和训斥孩子。要多和孩子说话,让孩子感到亲切、自然、随意,使孩子最终成为一个愿意用语言交流的孩子。
热报线路top10
相关热门文章
网站导航
2014品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