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
北京儿童夏令营认为,赏识教育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开展:
一、注重课堂教学
学生的大多数文化知识都来源于课堂教学,在校大多数时间也都是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教育。所以课堂教学是进行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教师做到正确的认识学生、评价学生,并逐渐的形成以“赏识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把课堂当成表演的舞台。
二、进行家校联合
“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在赏识教育中,只有学校的重视和课堂的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得到家长的配合,以达到家长、老师教育的一致性,共同搞好教育工作。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十分关注。但是,他们对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学习成绩提高的背景乃至孩子的心理需求注意得不够。通过学习,我认为应该经常和家长联系,影响其观念也进行更新,使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成为一个统一的体系,共同在赏识教育上做文章。
三、研究赏识技巧
赏识教育,不是简简单单的夸赞,而是通过激励性的方式达到发掘学生潜力的目的。所以,在赏识的方法上,也必须注意进行研究。在语言上、行动上、体态语言上要有艺术性,注意掌握赏识的技巧和方法。尤其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有些赏识是无法或难以通过语言表述的,就应该通过体态的变化来向学生传递赏识的信息。
四、注意赏识分寸
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同时,赏识教育并不是说就完全排斥批评。赏识和批评,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每个学生都有可以赏识的地方,自然也有可批评之处。正确的赏识,可以给学生以极大鼓舞;恰当的批评,也会促使学生进步。
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那么,就可以让每个学生动起来,真正实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