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自身要对高考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家长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就要告诉自己的孩子也要坦然的面对,平常心并不意味着不求上进,而是让人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成绩和他人的优秀,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抛弃不切实际的过高的自我期望和目光短视的自卑,进而提高成功率。家长应让孩子明白,高考只是人生若干考试中的一种,它并不是一个人成功的终结,是否拥有名牌大学的背景,丝毫不阻碍他们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
家长在平时的时候,就要时常的观察孩子的表现,理解孩子的感受。作为家长,要体会孩子在埋怨、不用功后面隐藏着的诸如自卑、压抑、觉得不被重视和理解等潜在危机。不要以忙碌为借口而心不在焉,也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打断孩子的话语,或是觉得与学习考试无关而漠不关心。
作为家长,不要对孩子太过苛刻,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应该从心底里相信孩子,他们已经尽力了。如果孩子能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理解与支持,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缓解压力的途径。闭口不谈或过多地谈论考试,这都会产生压力,适当的谈论并不是要求孩子考多少分,而是了解孩子对考试的看法,存在的问题,打消他们的顾虑。
最后,在家庭教育中,孩子高考前,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尽量的放松,可以在平时放放音乐、看看新闻,聊聊话题,帮助孩子调节紧绷的神经。适当地增加营养是必需的,而且饮食的调整要以孩子适应为准。因此,减轻孩子的压力就给孩子自由的时间,让孩子尽量去发泄,放松,做自己喜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