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坚强意志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4-5-29
豆豆妈妈夏令营介绍在孩子成长中要及早培养孩子的品质,让孩子在成长中有更好的体验。
豆豆妈妈夏令营介绍,现代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吃饭挑食、稍微不舒服就不上学、干些家务就嫌脏怕累;做事没有坚持性,常常半途而废;自制能力差。其实,孩子的意志力薄弱主要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如果只从意志坚强与否这一方面来看,农村孩子要强于城市孩子,穷人家的孩子要强于富人家的孩子,多子女家庭的孩子要强于独生子女,残缺家庭的孩子要强于完整家庭的孩子。缺少娇惯的孩子,意志反而会更强些。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喜欢向大人撒娇,耍赖,但是凡事都要有个“度”,孩子一旦撒娇耍赖过了头,就成为一种病态,很容易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意志品质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养成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来自平时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的锻炼培养。坚强的意志决不会单靠理智的沉思反省和情感的体验而来,最重要的是要平时的实际活动的锻炼。每一次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意志不断强化的过程。
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实际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家知道古代“学弈”的故事:两个孩子一块听老师讲下棋的知识,两个孩子都很聪明,但是听讲情况大不相同。一个专心致志,只听老师讲解,任何事情也干涉不了他;而另一个总是想着有大雁从天空飞过。想着用箭把它射下来炖肉吃。结果,前一个学得非常出色,后一个学得一塌糊涂。同样聪明的孩子,为什么出现两种结果?是因为意志品质不同。
意志可以弥补智力和体力的不足。达尔文、爱迪生、爱因斯坦,小时候都是智力平平的学生,但他们有着远远超过别的孩子的意志力,做事持之以恒,一旦进入学习状态,就不会受任何干扰,并且不怕苦不怕累。他们能做出惊人的成就,与他们具有惊人的意志力是分不开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从小双目失明,两耳失聪,而面对黑暗而寂静的世界,她依靠顽强的毅力坚持写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作家。张海迪自幼高位截瘫,凭着坚强的意志,出版了多部著作和译著。看一看残疾人运动会上那些顽强拼搏的人,我们不能不惊叹意志力量的伟大与神奇。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呢?
首先,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家长要告诉孩子,如果终日和不学无术的人比,就会觉得那些游手好闲、吃喝玩乐、把父母的权势和财产当作靠山而活着的人,不仅不可耻,而且还挺值得效法,那就谈不上磨练意志。只有那些志向远大的人才会藐视困难,勇往直前。30年前,一位美国少年立下了150多项志向,包括跨越大沙漠、攀登8000米以上的高峰、漂流亚马孙河、登中国长城、登上月球等。30年来,他竟完成了一大半。
其次,培养意志品质,家长要让孩子在体力劳动中锻炼他们不畏艰苦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体力劳动本身就是一种需要克服困难的的行动。家长应当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社会实习、社会调查、军训、参观、旅游等体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孩子总要克服大大小小的困难,从而使意志得到锻炼。意志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参与实践的斗争中磨练出来的。一般来说,当过兵的人意志都较为坚强,运动员的意志比较坚强,为什么?因为部队上那种严明的纪律,严格的军事训练,艰苦的拉练活动,运动员的刻苦训练,对人的意志的磨练作用太大了。
再次,培养孩子的意志气品质,要让孩子在体育竞技活动中磨练自己。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达到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目的。它的最大特点是身体实践。但体育教育决不局限于身体素质的培养。它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形式。人的意志品质的形成与体育锻炼的过程密切相关。真正优秀的运动员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邓亚萍把练乒乓球的坚强意志运用到了学习外语上,照样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指导孩子在体育活动中锻炼意志,家长首先应注意把握任务难度。任务应该既是困难的,但又是力所能及的。太容易的活动没有锻炼意志的意义,太困难的活动也会挫伤锻炼的积极性。孩子如果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家长应予以指导,但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其次要因地制宜选择锻炼项目。如果场地允许,长跑是最好的锻炼意志的运动项目;如果没有场地,在床上做仰卧起坐也一样能起到锻炼作用。
此外,培养孩子的意志气品质,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制定学习、锻炼、生活的计划。意志薄弱的人一般都是缺乏计划性,每天得过且过,遇到什么事做什么事,遇到难事就绕过去。意志坚强的人都习惯给自己订计划,如每年做哪些事,每个月的具体目标,每天的作息时间表等等。
最后,培养孩子的意志气品质,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养成说话算数的好习惯。订了计划,贵在执行,贵在坚持。“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为了防止“常立志”,开头的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要过高。力求从小事做起。如每天跑步1000米、记忆3个英语单词、写一篇日记等等,天天坚持,决不半途而废。日久天长,习惯就形成了,意志的磨练也就在其中了。
意志不坚强的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当自己做不好事情时喜欢找客观原因,喜欢埋怨别人。自习课没完成作业,他会埋怨同学干扰;上课没有听懂,他会埋怨老师没讲明白;毕业后工作不如意,他会埋怨社会不公。家长面对孩子的这种埋怨,如果听之任之,甚至觉得是由于家长无能,不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使孩子受了委屈,从而为孩子“鸣冤叫屈”,那么孩子心理的抱怨也会越积越深,从而遮蔽了孩子自强不息的心灵世界,这实际上是害了孩子。
【纠错】阅读上一篇:开发孩子智力的三个误区
阅读下一篇:培养孩子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 北师大天生赢家好习惯想学营: 脑细胞总动员系列课程:训练学生时间观念,培养学生不让家长催促,自觉、快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克服磨蹭拖拉,克服被动学习…
- 北师大天生赢家好习惯会学营: 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感到好玩和幽默的情绪有助于你在这个游戏中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孩子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难题。…
- 北师大天生赢家好习惯乐学营: 将学习目标和时间管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训练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 北师大好习惯“3+1”训练营: 训练营结束后,为了保证训练效果,豆豆妈妈专家团将对您的孩子跟踪一年,让孩子在训练营建立的好行为得到巩固强化,进而成为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