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心夏令营发布时间:2012-7-13 13:22:29
郭化若(1904—1995),原名郭可彬,曾用名郭俊英、郭化玉、郭化羽。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之一。
1932年因遭诬陷被开除党籍,后到红军大学任教员。1934年10月随军长征,被编在干部团团部任参谋。到陕北后,任西北红军大学训练处处长,抗日红军大学第三科训练处处长。1936年任教导师参谋长,庆阳步兵学校教育长。1938年7月恢复党籍,后任军委第1局局长,并兼管《八路军军政杂志》的编辑工作。1941年调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校长兼军委第4局局长,后任军事学院教育长,朱德总司令政治秘书,中央党校军事教育处处长,炮兵学校校长。在此期间,从事军事理论和军事教育法的研究,撰写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战术的基本方针》、《军事辩证法》、《八路军军事理论》等著述,在军内外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推动我军军事理论的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任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副司令员、第4纵队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9兵团政治委员,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鲁南、莱芜、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淞沪警备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兼任上海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50年11月兼任华东公安部队司令员。1955年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73~1982年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七大代表。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11月26日在北京逝世。著有《新教育教学法》、《孙子译注》(中、日文版)等;出版有《郭化若军事论文选集》、 《郭化若诗词墨迹选》等。
热报线路top10
相关热门文章
网站导航
2014品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