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元发(1910年-2010年),福建省龙岩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之一。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经过长征的老红军罗元发,每当重温毛泽东的这段话,无不心潮澎湃,倍感亲切。
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政治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在长征途中,政治工作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政工干部以身作则的模范行为,罗元发就是用自己言行去提高干部战士的政治觉悟,战胜千难万险的红军政治委员。
罗元发,l910年生,龙岩龙门镇龙门村人。1928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l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时任红三军团五师十五团团政治委员的罗元发率队从前线撤下来后,向瑞金附近地区集结。罗元发当时的心情是很沉重的。出发前,告别中央苏区的父老乡亲们时,罗元发看到许多父母送儿、妻子送郎的情景。走在他们的面前,看到他们眼里流出来的泪水,心中十分痛楚。他知道红军的仗越打越不好打,可也不知为什么?
10月10日,秋风秋雨时节,红三军团为右路前卫,掩护中央机关,开始突围。罗元发随部队行动。这一走,他后来才知这便是伟大的长征了。
行军,还是行军。敌人走平坦的大路,红军走崎岖的小路。整个部队一天只能前进几十里。罗元发所在部队为了掩护大部队的行动,常常一个命令下来要急行军,有时一夜要走百多里地。
11月下旬,中央军委决定分四个纵队从新安、全州之间渡湘罗元发血战湘江。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经过长征的老红军罗元发,每当重温毛泽东的这段话,无不心潮澎湃,倍感亲切。
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政治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在长征途中,政治工作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政工干部以身作则的模范行为,罗元发就是用自己言行去提高干部战士的政治觉悟,战胜千难万险的红军政治委员。
罗元发,l910年生,龙岩龙门镇龙门村人。1928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l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时任红三军团五师十五团团政治委员的罗元发率队从前线撤下来后,向瑞金附近地区集结。罗元发当时的心情是很沉重的。出发前,告别中央苏区的父老乡亲们时,罗元发看到许多父母送儿、妻子送郎的情景。走在他们的面前,看到他们眼里流出来的泪水,心中十分痛楚。他知道红军的仗越打越不好打,可也不知为什么?
10月10日,秋风秋雨时节,红三军团为右路前卫,掩护中央机关,开始突围。罗元发随部队行动。这一走,他后来才知这便是伟大的长征了。
行军,还是行军。敌人走平坦的大路,红军走崎岖的小路。整个部队一天只能前进几十里。罗元发所在部队为了掩护大部队的行动,常常一个命令下来要急行军,有时一夜要走百多里地。
11月下旬,中央军委决定分四个纵队从新安、全州之间渡湘江,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这是长征开始以来一次最紧张最激烈的湘江战役。罗元发所在五师奉彭德怀军团长的命令,以急行军日夜兼程每天100余里的速度,抢占湘江渡口。军团配属炮营给五师。李天佑师长命令十四团和罗元发的十五团,担任掩护中央纵队安全渡江的任务。
以急行军迅速赶到新圩附近,利用有利地形,控制最高点构筑工事,阻击广西白崇禧部队的进攻,保证中央纵队安全通过湘江。"罗元发接到命令后,马上进行动员。
军情十万火急。这时又传来了军团首长的电报:"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坚持三至四天。"十五团重任在肩。
政委罗元发和团长白志文、参谋长何德全简短布置后,迅速带领部队到达制高点,构筑工事,组织防卫。
罗元发他们只两个团兵力,面对敌人两个师,阵地又是在平地上,只有些小丘陵地带为依托,三四天的任务确实很艰巨,但经过罗元发此前政治动员之后部队战斗情绪十分高涨,"保证中央部队安全渡江!"大家摩拳擦掌,作好了一切战斗准备。
这时师首长告诉罗元发他们:军委炮兵营武亭带领的"红军"炮兵营和你们一起完成这次任务,他们会用火力支援你们。
太好了!这下更能让敌人尝尝红军的威力了。"罗元发他们信心倍增。
敌人沿着大路正向新圩急进,敌人没想到,红军早已严阵以待了。
枪声和爆炸声忽地响起,双方一经接触,战斗就十分激烈。敌人离红军很近,炮火打得到处烟雾满天,很快扩展到看不清敌我战线了。红一营在前面战斗最激烈,当敌人一个营的兵力冲上来以后,被红军打了下去。随后,整营整团的敌人如蝗虫般蜂拥在红军阵地前。敌人向红军前沿冲击,很快就冲到红军前沿阵地几十米处。
阵地危急,有的阵地即将被突破。此时,"红军"炮兵营的大炮,轰隆隆地猛烈向敌发起轰击。炸弹声和红军的手榴弹声响成一片。经过激烈的战斗,敌伤亡惨重,惊慌溃退。这时,敌人屁股正对着红军,红军抓住机会,步枪机枪一齐向敌人射去。第一天战斗,罗元发他们打垮了敌人多次进攻。阵前留下遍地是敌人的尸体,罗元发所在团也伤亡l 30余人。部队坚持到晚上,边吃饭边加强工事,罗元发等首长还在忙着准备第二天的战斗。
傍晚,敌人又增加了兵力。第二天拂晓,敌人集中兵力发起进攻,战斗更加惨烈。罗元发他们在阵地前沿指挥,观察敌人的大部队约有两个团的兵力向阵地攻来,并以一部兵力向侧翼迂回包围。经过多次反复冲杀,由于敌人炮火配合步兵进攻更加猛烈,红一、三营伤亡增加,前沿几个小山包丢失。知道地形条件很不利于固守,但罗元发等首长还是下令红军战士们一直坚守着阵地。
烈日当空。部队伤亡越来越大,一个个重伤员从罗元发他们团指挥所旁抬过去。战斗到中午,敌人又集中兵力,向红军阵地发起攻击。妄想夺取整个阵地。这时李天佑师长打来电话说:"一定要坚守住阵地,才能完成掩护中央纵队和红军主力安全渡江。"这时候,三个营长已有两个牺牲,全团伤亡达到200余人。师领导知道后派人到罗元发所在团慰问。并告诉他们接到军团通报:中央部队正在渡河,兄弟部队大部分已经过去了。
罗元发知道师首长对这里很担心,罗元发也明白,自己的任务艰巨,部队伤亡再大,阵地也要坚守住。如果敌人攻占阵地,新圩渡口被敌人控制,那后果就不堪设想。罗元发向师长表示了战斗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大家一直想提的一点意见:"我们坚守主阵地,无论如何要顶住敌人的连续进攻。同时,也希望中央纵队能快速过河。中央纵队抬着许多笨重的机器、坛坛罐罐,如果能轻装,行动起来就快的多。中央部队早过河去,我们就放心了,也使部队减少伤亡和损失。"师首长看着罗元发他们带血丝的眼睛,点了点头。罗元发心中也感到轻松宽慰了一些。
战斗依旧打得很惨烈,不久,罗元发和团长都负了伤。团长伤很重,已不能动弹,被抬下阵地。罗元发头部负伤,血从额头流下脸颊,脑袋疼痛难忍,但还能坚持行动。警卫员要将他也扶下阵地,被罗元发奋力推开。
不行!如果团部里两位主要领导都下去,势必影响部队的战斗指挥。
罗元发坚持留下继续指挥战斗。参谋长何德全向师部报告了这情况后,师长政委十分着急,当天下午便派师参谋长胡震,来代理团长指挥部队继续战斗。在血色的残阳中,第二天战斗结束了。
第三天,部队伤亡更大了。头扎绷带的罗元发把二营预备队和团部机关的警卫、通信、参谋、干事,凡一切有战斗力的人员,都组织起来投入了战斗。侦察参谋熊奎、青年干事钟元辉表现得很勇敢。就在这一天战斗中,师参谋长胡震也光荣牺牲。全团干部战士伤亡过半,约700余人。有的连队只剩下十几个人,战土们仍坚守着阵地。营长负伤连长主动代理,连长伤亡排长代理,阵地的空气中都带着血腥,尸体遍野,相互枕藉。可红军阵地却一直坚如磐石,矗立在敌人面前。
12月1日下午,罗元发他们用血肉之躯完成阻击任务,把防务移交其他兄弟部队,才迅速过湘江,追赶主力部队。但罗元发的许多同乡,由闽西红军6000余人组成的红五军团34师,为了掩护兄弟部队渡过湘江,被敌切断,未能过江,绝大部份英勇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