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心夏令营发布时间:2012-7-25 15:48:46
回想中学的学习生活,在那时养成的学习习惯至今仍然是我宝贵的经验财富。对于学习的方法和体会,在这儿就来谈一些我自己的心得体会吧。
一、有明确的计划和方向 有一句话说的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明确的计划和方向对学习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学习前先定好自己的目标,能时时刻刻提醒着你应该干什么,需要做什么,帮助着你前进。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学习很容易混杂成一团乱麻。目标有远有近,不妨先从一个小的目标开始,比如这个小时内将完成什么,一晚上的将要完成哪些作业,学习哪些内容。先订好大的框架就会有明确的方向,按照计划办事,效率也会有所提高。在每天的学习中,坚持给自己定个小的目标,会发现哪怕这天再忙,过得却很有条理。接着开始订一周的学习目标,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要求。当一周结束的时候,自己做一个总结:这周我都学到了什么,计划都完成了吗?如果都完成了,说明计划得不错,可以适当增加任务,提高自己;如果没有,就需要反思:到底是任务太重了,还是没能落实到实处,应该怎样调整?制定计划就是一个不断适应不断调整的过程。记得我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对于每门课,先将知识做一个拆分,定好每个月要学习什么,每周乃至每天要复习哪些知识。刚开始我定了一个计划,打算每天将每门课都复习,实施了一周发现很累,效果也不是特别的好。于是我就改变了计划,每天复习三门,并且将文科和理科搭配进行复习,结果发现这样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当你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你的目标更加清晰了,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进步。
二、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 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知识,如何将这些知识变为自己的,能够灵活的运用,我想,与课前做好预习和课后复习是分不开的。在理科的学习中,预习和复习将更为重要,它们直接关系到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课前先把要学的内容作一个预览,你可以不关心所要上的内容是简单还是复杂,但是你需要知道要学什么,哪些是重点。大致看完书不妨看看书后的习题,如果你已经能顺利做出了,那么你的预习很成功,上课再听老师讲解一遍会使你事半功倍;如果你发现有的地方看不懂,没有关系,记下这些地方,上课时尤其注意这些地方老师的讲解,同样会令你很好地掌握知识。每天回味一遍今天所学的东西,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于文科和理科的复习,我的方法是有所区别的。理科的基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更要求的是思维方法的掌握。光看书不做练习是很难领悟这些思路的,但是应该如何做练习?面对市场上浩如烟海的教辅书,采用题海战术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对训练思维也是有害无利的。因此,最好是选择一本有重点知识讲解和典型例题分析的书,同时配有适当的习题和详细的答案。在看完教材后仔细阅读这本教辅,认真完成上面的习题,再和答案作比较,看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如果发现有不懂的地方,及时记下来,虚心去请教,填补知识的漏洞正是复习最大的价值所在。对于文科,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在每晚睡觉之前将所学的回味一遍再入睡,第二天清早回想一遍,会记得更牢,理解得更深刻。在高三复习语文的时候,我每天睡前将一些容易错的拼音和字词回想一遍,经过几个月的坚持,发现可以记得很牢固了。这也是复习带给我的收获吧。
三、勤于思考,主动请教 “学而不思则罔”是勤于思考的最好总结了。对所学的东西自己做出思考,一方面看自己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以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技巧,可能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发现问题了,没有关系,学习本来就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与人多沟通才可能学得更好。你可以向同学请教,听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了解他们的思维。如果都没有结果,还有老师可以帮你,他们会耐心教导你,传授给你思维的方法。在这种主动请教,相互交流的环境中,每个人都会有很好的提高。在我整个中学的学习中,同学和老师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当我有问题时,先和同学们讨论,看看他们对待这个问题是怎么思考的,有什么好的方法。有时观点的不同会争得面红耳赤,不得不去找老师“评理”,但是在这种交流中,对问题会有更深层的认识。而老师的帮助就更大了,不仅会纠正不正确的看法,还会传授他们的思维方式,提升我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正是在向同学老师的请教和交流中,我对待问题的分析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今在我大学的学习生活中,这一点同样至关重要。
四、保持好的心态 学习的道路是复杂的,有时有着辉煌的时刻,有时也有着低潮。任何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些困难和挫折也许是因为知识难以掌握,也许是付出了很多努力仍然收效甚微。但是,没有永远的失败和挫折,每一次的困难都是给你的挑战,也是为了让你能更好的前进。在挫折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积极向前,方可看清自己的路到底怎样。这时应该冷静分析自己的原因,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而当你努力却仍然比不上别人时,更不用关心别人怎样,只要你坚持努力,去超越自己,能比以前的自己好就是一次成功。只要你的心中保持希望,再大的艰难都会很快过去。同样,当胜利的喜悦到来时,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未来的路还很长,还需要更多更坚实的脚步。保持一颗平常心,胜不骄败不馁,在学习和人生的道路上,你会越走越好。
五、培养自主学习,持之以恒 尽管每天在学校要学习大量的知识,但是在竞争激烈,知识富足的今天,仅满足书本上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这需要在课外培养自学的能力,持之以恒。学科竞赛是对课本知识的深入,也吸引了一大批的同学积极的准备。在这就学科竞赛的学习过程,谈谈我自学经验吧。我觉得自学的必要条件是对某门学科感兴趣,因此自学应该符合自己的爱好,这样才会去探索学习。在高中我最感兴趣的学科是数学和生物,于是也就准备起了这两门竞赛。尽管老师会给我重要的指点,但是很大一部分内容还是要自己在课外学习。我的方法是:首先,将要学的内容做一个总揽,安排大致的学习时间和计划,并选择好相应的教材。在准备数学时,由于有部分课外内容,我安排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去学习;而生物的课外知识更多,植物学、动物学等等,知识比较散,我安排大约五个月的时间去准备。接着,按照自己的计划安排时间进行学习,把它当作是课内的知识,扎实得掌握。当有问题要及时请教,唯有有正确的态度才可能学好。隔一段时间还需要做一个总结,看自己到底学到了多少。选择一份历届的试卷去做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既可以见识下以前竞赛的要求,又可以检测自己的水平。需要说的是,课外的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和将课内知识学得更好,如果在课内学习中出了问题,要暂时中断自主学习,先保证课内学习的顺利。 自主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贵在坚持,将学习真正变为一种习惯。尽管可能很苦,完成课内的任务外还有附加的内容,但只要坚持,每天能学到新的东西,同样是一种快乐。而且,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将得到很好的训练。 这些是我对自己学习方法的一些总结,希望能给同学们做一个参考。“有志者事竟成”,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话,也将这句话送给同学们,祝同学们都能在学习生活中更加进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热报线路top10
相关热门文章
网站导航
2014品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