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心夏令营发布时间:2014-5-12 14:28:35
不良情绪是促发血管收缩活动性物质释放,增加血管阻力,促进血压偏高的重要因素。家长要给孩子一个宽松娱乐的环境,让孩子无忧无虑地欢度童年。
国内夏令营小编了解到,胖胖的小刚上小学了。老师发现他上课时注意力总是不集中,刚讲完的知识再问他,竟不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布置的作业完成得也不好,总是丢三落四的。他身体较胖,喜欢运动但又不敢运动,因为每次上完体育课他都说有些头痛。妈妈知道后“暴训”了小刚一顿。第二天,小刚竟不起床了,说头痛得像要炸开,还恶心要吐。爸妈这才慌了神儿,赶紧带他去医院检查,原来是高血压引起了这些症状。
医生说:“小刚的高血压跟肥胖有关”。
小儿高血压发病不算少
a以往人们一直认为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殊不知,儿童中血压偏高者并不少见。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小儿高血压发病率为1%~2.3%。许多调查资料显示,浮动在临界状态的血压偏高比例要比发病率高得多。在美国,儿童期血压偏高发生率为14.1%,在日本为13.3%。我国北京儿童医院和延安医院对5000名6~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血压普查时,发现血压偏高者占9.36%。实际上,从80年代以来的20年内,北京地区儿童血压偏高比例已经从6%上升到14%。这一数据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儿童也会患高血压,预防高血压应从儿童抓起。
b不同年龄标准不同
小儿血压标准,因年龄不同而异:
医生指出,小刚的血压是140/95毫米汞柱,远远超过10岁儿童血压正常上限,出现症状也就不足为怪。
c注意观察高血压的症状
患高血压的儿童表现为头痛、眼花、头晕、呕吐、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但因血压是逐渐升高的,约半数患儿并无任何症状,或早期症状轻微,加之小儿不会或很少能正确诉说症状,以致常被家长忽视,这是小儿高血压易被漏诊的原因。要早期发现小儿高血压,应注意下列情况:情绪异常波动、脾气不好、烦躁易怒、常在兴奋后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可能是激动后血压升高引起不适;睡眠不稳定,一般儿童都容易进入熟睡状态,血压偏高儿童常难深睡,易惊醒或多噩梦;精神不集中,常伴多动或被疑为多动症;有的孩子表现懒惰、易疲劳,活动和劳动后,面色发白、喘息,可能与血压偏高影响心脑的血液供应有关;以及孩子饮食不正常、易患小病、学习成绩下降等。有这些症状的孩子应去测测血压,及时发现异常。
d消除隐患及早防治
遗传因素
调查发现,在父母均有高血压时,子女高血压患病率为45%,父母一方有高血压,子女患病率为28%,双方都无高血压的,子女高血压患病率为3.8%。可见,遗传因素对儿童的高血压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父母要首先摸清自己的情况,如果任何一方发现高血压,那么孩子就应成为重点预防对象。
避免肥胖
超过标准体重15%的肥胖儿即有患高血压的危险。肥胖儿因身体代谢的需要,心排血量及血容均比一般儿童高,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血压升高和心脏肥大。国外有研究表明,50%的高血压儿童是肥胖儿。预防肥胖的主要措施是控制营养过剩和增加体力活动。营养学家建议,两岁后提倡低脂牛奶。特别是已经肥胖的儿童。要少食甜食和高脂肪食品,鼓励多吃蔬菜、水果、粗粮。让孩子在不断活动中消耗热量,避免肥胖。
养成良好习惯
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充分的睡眠,对防范高血压很有帮助。
消除精神紧张
不良情绪是促发血管收缩活动性物质释放,增加血管阻力,促进血压偏高的重要因素。家长要给孩子一个宽松娱乐的环境,让孩子无忧无虑地欢度童年。
防治原发疾病
儿童高血压中80%是继发性高血压,所以根治引起高血压的原发十分重要。
最常见的原发病有肾脏疾病(约占继发性高血压患儿的90%)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脏畸形及发育不良等,可通过检查加以确诊。另外,小儿心血管畸形、内分泌疾病以及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等也会导致高血压。
热报线路top10
相关热门文章
网站导航
2014品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