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夏令营精彩线路任您选!品质、安全、有保障

您现在的位置: 开心夏令营 >> 国内夏令营 >> 主题营 >> 国学 >> 国学人物 >> 正文

400-6900-650 13691570089 值班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惠琴

来源:开心夏令营发布时间:2012-6-28 11:36:33

陈惠琴 生年:1957年5月 职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专长:中国古代小说史和明清小说

  陈惠琴,女,1957年5月生。1977 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80年到泉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87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1990年留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9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留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史和明清小说。

一、主要著作

  1.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年
  2. 《中国讽刺小说史略》,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
  3. 《传奇的世界: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模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二、主要论文

  1. 善取善创 别开生面——《西游记》续书略论,《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3期
  2. 猰邪小说简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3. 理想·诗笔·启示——论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方法,《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3期
  4. 传奇的世界——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模式研究之一,《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1期
  5. 论《红楼梦》叙事结构的三重奏,《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年第2期
  6. 往事直待成追忆──曹雪芹创作心理研究之一,《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2期
  7. 缺失与丰富的交织——论《红楼梦》创作的显在心理动机,《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4期
  8. 从自然情感到审美情感——曹雪芹创作情感活动研究,《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9. 精致而新鲜的感知表现——曹雪芹创作心理研究之二,《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1期
  10. 从孤独到归依——论《红楼梦》创作的潜在心理动机,《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2期
  11. 在似与不似之间——论《金粉世家》对《红楼梦》接受的得与失,《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1期
  12. 孙悟空形象的国家观解读,《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1期
  13. 激愤而悲凉的儒学演绎——《水浒传》的国家观解读,《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4期
  14. 艺术感知与《红楼梦》创造,《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3期
  15. 《红楼梦》的时间意识解读,《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6. 明清小说的生命伦理意识及其现代意义——以六部优秀小说为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7. 《红楼梦》的时间意识研究——以第一回的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分析为中心,《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4期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国内夏令营 www.xialingying.cc/guonei/

留学微博、微信

夏令营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京icp备090673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5028号

copyright @ 2014 www.xialingying.cc all rights reserved. 开心夏令营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900-650 400-6900-650 项目合作:1369157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