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首页 城市
首页 > 国内营 > 主题营 > 国学营 > 国学常识

《桃花扇》诞生的地方

来源:国学夏令营 | 发布时间:2015-01-05 | 点击量:
摘要: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孔尚任到京城为官,买下了海波巷的一处宅院,将书斋命名“岸堂”。“海波巷里红尘少,一架藤萝是岸堂。”经过多年的生活积累和创作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孔尚任到京城为官,买下了海波巷的一处宅院,将书斋命名“岸堂”。“海波巷里红尘少,一架藤萝是岸堂。”经过多年的生活积累和创作准备,孔尚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剧本的创作。北京是元杂剧的发祥地,发展到明清传奇,戏剧活动在京城已十分活跃。在这种良好的大环境中,孔尚任借鉴了前人的经验,经过十多年的艰辛努力,三易其稿而创作出了不朽的名剧《桃花扇》。《桃花扇》通过江南名妓李香君与复社文士侯朝宗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南明王朝的兴亡。孔尚任在《桃花扇小引》中,直抒胸臆:“不独使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1700年正月初七,孔尚任邀集了名士挚友18人在岸堂相聚,酒席宴前,让伶人清唱《桃花扇》新曲,众友人无不称快,忘乎所以。“词人满把抛红豆,扇影灯花闹一宵。”此后,《桃花扇》又在菜市口胡同的碧山堂大戏台,由著名昆曲班社连演数场,一时轰动京城。这一动静,很快传入宫内,康熙皇帝闻讯索阅了《桃花扇》稿本。因《桃花扇》颂扬了史可法、左良玉等明朝抗清人物,引起了康熙及满族大臣们的反感,不久,孔尚任就被借故罢了官,回曲阜老家去了。 

    三百多年来,《桃花扇》曾被多个剧种上演。抗日战争时期,欧阳予倩将《桃花扇》改为话剧,广泛上演,鼓舞了人民群众爱国抗日的斗志。解放后,中央实验话剧院几度将《桃花扇》搬上舞台,在国内外演出。著名导演谢晋曾将《桃花扇》搬上银幕。上海电视台也曾将《桃花扇》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李香君》。海柏胡同里的孔尚任“岸堂”,现已难寻旧迹,但在这里诞生的《桃花扇》,已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块丰碑。

扫微信二维码,实时关注最新冬夏令营动态

  • 开心冬夏令营微信公众号
    开心冬夏令营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开心夏令营小程序二维码
  • 开心夏令营顾问扫码咨询
    开心夏令营顾问扫码咨询

阅读上一篇:唐人笔记中的童话"灰姑娘"

阅读下一篇:文书符号"押"

热门主题

  • 小学生夏令营
  • 军事夏令营
  • 体育夏令营
  • 心智夏令营
  • 游学拓展夏令营
  • 英语夏令营
  • 青少年军事

    青少年军事

  • 巨人学校

    巨人学校

  • 世纪明德

    世纪明德

  • 北京酷学酷玩

    北京酷学酷玩

  • 上海121

    上海121

  • 青少年军事
  • 巨人学校
  • 世纪明德
  • 北京酷学酷玩
  • 上海121
扫码微信小程序
领取更多优惠券,
报名方便更快捷!

常见问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
报名更优惠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方便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294号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0号双天大厦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