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首页 城市
首页 > 国内营 > 主题营 > 国学营 > 国学常识

关于“莫”作动词

来源:国学夏令营 | 发布时间:2015-01-05 | 点击量:
摘要: 关于“莫”作动词

“莫”为动词由韩学重先生提出,有两组文句为证:

(18)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告子上》)

关于“莫”作动词

    “莫”为动词由韩学重先生提出,有两组文句为证:

    (18)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告子上》)

    (19)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孟子·公孙丑上》)

    (20)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2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告子上》)

    从字面上看,例(18)(19)“莫”与“未有”相对应,但实际上不构成对应关系。因为我们知道“未”字句中,  “有……者”是古汉语的一种固定结构,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不能拆开。“未”是副词,对其后的结构起否定作用。同样,例(20)“有……者”用法与例(19)同。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莫”在古汉语中,最初作为否定性的无指代词,可以作主语,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物”“没有什么事”之意。

     2.“莫”还可以作副词,表示否定、禁止或测度,作状语。

     3.“莫”的前面有时有先行词,但一般不作主语,而是作“莫”的状语,限定“莫”的否定范围。

     4.“莫”不能作动词。

扫微信二维码,实时关注最新冬夏令营动态

  • 开心冬夏令营微信公众号
    开心冬夏令营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开心夏令营小程序二维码
  • 开心夏令营顾问扫码咨询
    开心夏令营顾问扫码咨询

阅读上一篇:傅熹年 著名作品

阅读下一篇:一起学国学-“莫”作副词

热门主题

  • 小学生夏令营
  • 军事夏令营
  • 体育夏令营
  • 心智夏令营
  • 游学拓展夏令营
  • 英语夏令营
  • 青少年军事

    青少年军事

  • 巨人学校

    巨人学校

  • 世纪明德

    世纪明德

  • 北京酷学酷玩

    北京酷学酷玩

  • 上海121

    上海121

  • 青少年军事
  • 巨人学校
  • 世纪明德
  • 北京酷学酷玩
  • 上海121
扫码微信小程序
领取更多优惠券,
报名方便更快捷!

常见问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
报名更优惠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方便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294号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0号双天大厦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