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首页 城市
首页 > 国内营 > 主题营 > 国学营 > 国学常识

在国学中什么叫避讳字?

来源:国学夏令营 | 发布时间:2015-01-05 | 点击量:
摘要: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因此,用“端”代替“正”。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一直沿用到今天。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

    避讳字有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是用同义字或义近字代替。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因此,用“端”代替“正”。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一直沿用到今天。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

    第二是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

    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作《史记》,在《赵世家》中就把张孟谈改成张孟同。清圣祖名玄烨,清代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烨”。

    第三是字缺笔画。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缺笔写作“F”。

    第四是拆字。

    一个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为了不犯君主的讳,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开原字。五代晋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第五是删字。

    有的人是双名,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讳,便把它删去变为单名。如南朝齐开国叫萧道成,一个叫萧道渊的人便把名字里的“道”去掉,改为萧渊。

    第六是用形似字代替。

    五代后周君主名郭威,一个叫郭彦威的人就用“成”代替“威”,改名为郭彦成。

    第七是改读。

    孔子名丘,过去读书人把“丘”读成mou,实际上是用“某”的读音。

    第八是增加偏旁,构成新字。

    比如,为了避孔子的讳,凡是“丘”作地名或姓氏,一律改为“邱”,读qi,以与孔子名讳区别。

扫微信二维码,实时关注最新冬夏令营动态

  • 开心冬夏令营微信公众号
    开心冬夏令营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开心夏令营小程序二维码
  • 开心夏令营顾问扫码咨询
    开心夏令营顾问扫码咨询

热门主题

  • 小学生夏令营
  • 军事夏令营
  • 体育夏令营
  • 心智夏令营
  • 游学拓展夏令营
  • 英语夏令营
  • 青少年军事

    青少年军事

  • 巨人学校

    巨人学校

  • 世纪明德

    世纪明德

  • 北京酷学酷玩

    北京酷学酷玩

  • 上海121

    上海121

  • 青少年军事
  • 巨人学校
  • 世纪明德
  • 北京酷学酷玩
  • 上海121
扫码微信小程序
领取更多优惠券,
报名方便更快捷!

常见问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
报名更优惠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方便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294号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0号双天大厦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