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让咨询顾问主动联系你吧!
曾经,美国杂志记者劳特斯问李嘉诚先生:你能成为华人首富,是因为什么?勤劳?是比别人聪明?比别人更会沟通?李嘉诚就用两个字回答:气概。
气概是什么?孔子国学夏令营小编介绍气概是一个人的格局,一个人的高度。为什么关羽、张飞、诸葛亮会跟刘备打天下,是因为刘备有匡扶大汉的气概。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能有一番作为,培养他的精神气概是最根本的。
劳特斯再问李嘉诚:你这种气概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李嘉诚先生感叹:儿童时期学的《三字经》《千家诗》《诗经》《老子》《庄子》等,这些知识弥足珍贵,它令我终身受益!虽然李嘉诚只有初中毕业,但不影响他成为大企业家、大慈善家,所以一个人的成就,关乎他小时候精神喂养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李嘉诚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向我们证明了国学的魅力。如果从幼年开始,便注重孩子的国学教育,不仅仅能培养孩子拥有像李嘉诚那样的气概,还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发孩子的记忆力、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华传统美德的18个德目中,有三分之一是关于行为习惯的,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劳节俭、诚实守信、谦虚礼貌等待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既要靠家长和老师的正面引导,也要靠国学知识的熏陶。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小太阳,两代人四颗星围绕着太阳转,衣、食、住、行都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极易养成孩子自私、任性、骄傲、脆弱等不良习惯,生活中类事例比比皆是。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可以让孩子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得到熏陶。如孩子读了《弟子规》中“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后,便会产生感恩父母的初始心态,为以后孝敬父母打基础;而当读了“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就会引导孩子关注修德育才,少些与别人攀比吃穿的想法。
阅读上一篇:孔子国学夏令营提醒多和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好处多
阅读下一篇:孔子礼仪文化学校夏令营培养孩子两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