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让咨询顾问主动联系你吧!
自古以来,我国就形成“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浓厚感恩文化,可是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感恩孝顺之心却在逐渐远离孩子。现在的孩子大多属于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却让孩子对父母给予的一切都习以为常,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应该感恩、尊敬和孝顺父母。那么,作为父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让孩子从小学习尊重父母、孝敬长辈呢?孔子国学夏令营小编来给你支招。
欣赏孩子的每个孝顺行为
欣赏并夸奖孩子的每一个孝顺行为,哪怕孩子只是给妈妈夹了一片苦瓜,哪怕孩子只是把奶奶买的菜从大门口提到厨房,哪怕孩子只是为爸爸拿了一次水杯。心理学上有个“暗示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一个人被看成什么样,被怎样对待,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会变成现实。
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导孩子“给爷爷端杯水,说爷爷辛苦了!”“给外婆拿个苹果,说外婆你真好,谢谢你!”并适时表扬孩子:“孩子,你真是一个孝顺的宝贝!妈妈为你感到骄傲!”孩子真的就会成为一个很孝顺的孩子。这种暗示能对孩子发挥奇效,使孩子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并付诸行动,直至成功。
身教胜于言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求孩子学会孝顺,大人首先自己就要做出孝顺老人的榜样,并抓住各种孝顺的典型事例和故事来教导孩子。只要听到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妈妈洗脚“那声充满稚气的广告语,千家万户的父母都会感动,千千万万个家长都会明了孝顺的根源意义。
年轻的父母如果想让自己的父母或者孩子帮助自己做什么事时,要说“请你……”而不是说生硬无感情的命令句;如果父母或者孩子帮我们做完了某件事,我们要礼貌地说声“谢谢!”如果我们要做的某件事情,可能会影响到孩子和老人时,应该用商量的语调询问:“我们想……好吗?”父母身体力行地尊重别人,替别人着想,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味地欺负老人或弱者。
阅读上一篇:孔子国学夏令营教育意义有哪些?
阅读下一篇:孔子礼仪文化学校夏令营培养孩子两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