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夏令营介绍,孩子的心理障碍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也是自身无法克服心理矛盾的产物,“心病还需心药医”。
1、要把握心理障碍问题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问题的区别联系,从而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是区别。但有的学校和家长把二者混为一谈,甚至把心理问题当成思想道德问题处理,效果适得其反。因此,要求我们科学、全面的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研究孩子心理,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想干什么,不想干什么,运用心理学规律将孩子向正确方向引导。
2、端正辅导思想,树立孩子全面发展的观念。家长要改进辅导方法,提高家庭的辅导效率,加强对孩子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建立自信心,使孩子乐学、好学,成为学习的主人。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促使“顿悟”产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和健全孩子的自信、乐观、好学、惜时、顽强、公正、开拓的人格,使孩子心理障碍及早得到解脱。
3、提高家长的修养和水平。如果某些家长自身有心理障碍,那么对孩子的教育是极不利的。所以,学校要重视家长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学习,心理咨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家长心理健康。家长要用无私的关爱,化解孩子心头的阴影。还要多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疏导方法,提高教育技能。
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长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孩子健康发展的家庭心理环境,如民主、和谐、充满爱心、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和科学的家教方法,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并将使其终身受益。
5、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完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学会在心理冲突产生时克服心理矛盾,化解心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