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暑假夏令营知道有一种非常有趣的说法就是创造力不是培养出来的,对于我们怎么去衡量一个孩子的创造力?那为什么在当下的中国创造力这么受关注?这又可能有中国人的创造力总是被世人诟病的原因。我们认为创造力培养是一个综合的事情。这在当我们对课程的看法改变了,当然我们会对教育的目标诉求变化了,在这些都改变以后,也许就会有创造力就自然而然出现了,我们也就能够感受到当下中国的孩子并不缺乏创造力。
我们其实是要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某一个年龄段应该参与怎样的活动,在这个活动对于他综合素养的提升有怎样的帮助。那么创造力可分为两部分,它表示一个是精神一个是能力,会在小学阶段以精神为重,或者是到了高年级以能力为重。如果这会在一个孩子身上具备这两者,那么他就一定会在某个时候发生化学反应,能够有质的变化。
家长能够成为学校的另一股生力军
学校也会把家长的力量引进学校,让家长参与到课程建设、文化管理中来,当家长进到学校里来,他们真正能够成为学校的另一股生力军。
所以当家长走进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课程资源,更主要的是拉近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家长感觉到学校和老师的用心,家长会更加理解老师,更加包容老师,也更加能够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的不易。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不是学校能单独完成的。首先是家庭的责任,家庭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很有趣的事情,并且让孩子觉得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让自己变强大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学校的作用就是让孩子在家长的启蒙下开花结果。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很有趣的事情,通过学习,让他接触更多好玩的东西,从兴趣到爱好,到自信心的养成和培养,一步一步,形成他自身对学习向往的状态,我想这个可能是小学阶段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