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于我,原只是春天的音乐节、 franz kafka 和 milan kundera 的小说、 jan sverak 父子的电影以及环球旅行节目上的风景线。仿佛朗然于天的灿烂星辰,美固然美,却无法触摸。直到有一天踏足其间,我才体会到一见钟情的喜悦。
从机场到朋友的家要经过布拉格市中心。虽然已是夜半时分,市中心依然很热闹,摇曳的路灯将行人的影子拉长,也照亮着街道上花岗岩盖成的高大楼房,据说这条街上,一个世纪历史的房子是年轻的。
vltava 河横穿布拉格市区。这是一条不冻河,即使在零下十几度的冬夜依然荡漾着波光。朋友的公寓就在河东岸,一条纵深不到百米的古老青石小路从楼前延伸到河滨。宁静的夜里凭窗伫立,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和城市的心跳—— vltava 的滔滔水声。
然而布拉格只在白天尽展她的美丽,经过千年积淀的美丽。行走于市中心就象走过西方建筑艺术博物馆,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以及新艺术主义和立体派艺术的各种建筑物构成一幅典型的捷克画卷,尽管这片土地千余年中历尽撒克逊人、瑞典人、日尔曼人以及俄罗斯人的统治。即便在污染最严重的冬季,城市上空的天依然是蓝色的,缕缕白云以风的速度飘过,将她的影子掠过千百个各式尖顶。
布拉格的诞生地 vysehrad 距朋友的公寓很近,步行 3 、 5 分钟就是。这里有捷克最著名的 slavin 公墓,长眠着声誉卓著的艺术家,我喜爱的 dvorak 即在其中。这里还有捷克现存最古老的教堂——建于十世纪的圣马丁教堂,与布拉格其它富丽堂皇的高大教堂相比,这座林木掩映之下的罗马式建筑显得过于简单,但我却钟爱它未经修饰的质朴。
与圣马丁教堂风格相似的是位于 josefov (过去的犹太人区)的一座犹太教堂。这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教堂是欧洲仅存的几座、也是最古老的一座。它所以能在二战中保存下来,完全是因为德国人要把它作为表现犹太人“罪恶”生活的反面教材。现在这一带已经开辟为犹太博物馆,其中一栋装饰肃穆的大楼是专为二战死难的捷克犹太人修建的纪念馆。楼内雪白的墙壁上用红笔写满了冤魂的名字和他们的生卒日,这些死难者的名字经由广播常年累月地播放着。整个纪念馆沉浸在令人窒息的悲痛与压抑之中,但是这种窒息对于牢记人类历史上种种灭绝人性的屠杀十分必要。
布拉格的公共交通很方便, 3 条地铁线、城区大量运营的有轨电车,与公共汽车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车站有详细的时间表,几点几分几路车到站都很明确。整个公交系统使用联票,地铁站和汽车上设有验票机,上车打卡即可。一张 12 克郎(约和 rmb3 元)的车票可以让你在这个系统中自由换乘 1 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