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夏令营精彩线路任您选!品质、安全、有保障

您现在的位置: 开心夏令营 >> 游学攻略 >> 欧洲景点 >> 正文

400-6900-650 13691570089 值班

喝着香槟直奔法国

来源:开心夏令营发布时间:2010-7-2 14:26:27

 圣潘克拉斯车站

11月14日上午11点03分,一辆“欧洲之星”列车徐徐离开伦敦的圣潘克拉斯车站前往巴黎。从此,这个耗资8亿英镑、历时10年修建的车站成了“欧洲之星”的新起点,使得“欧洲之星”可以全程保持300公里的时速,从伦敦到巴黎只需2小时15分钟。

近日,《世界新闻报》记者和很多英国人一样,好奇地去参观了新车站。

“年轻绅士”与“老年贵妇”

其实,圣潘克拉斯火车站原本就是伦敦的一个重要火车站,始建于130多年前的维多利亚时代,是伦敦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新车站是在老车站的基础上翻建而成的,其外表保留了庄严的哥特式风格,陈年的老砖红墙仍然是建筑的主体,墙面和廊柱上很多残破的地方都经过精心的修补。

直到走进车站大厅,才算看到了21世纪。设计师显然难以“找平”这130多年的“时差”,于是他放弃了对“和谐”的追求,转而处处强调“对比”。大厅里的通透明亮则一反哥特式建筑内的阴沉与威严,那是因为顶部采用了现代设计的钢筋玻璃穹顶,旅客们可以沐浴在明亮的日光中。巨大的钢铁支架顶天立地,它支撑着斑驳的红墙,就像一位年轻强健的绅士搀扶着一位老迈却风韵犹存的贵妇。大厅的两侧是一家挨一家的店铺,它们墩厚的木制门面、柔和的橘色灯光伴随着奶酪和肉汁的香味,散发着勾人魂魄的诱惑力。

大厅一楼南端西侧是“欧洲之星”的售票处,在这里“对比”的手法用到了极致。玻璃大门后面有一道砖砌的拱型门洞,乍一看像是酒窖的入口。穿过“酒窖入口”,里面的墙壁更是赤裸裸地露着红砖和水泥,粗糙得一如马厩或是库房。但是,钢化玻璃与铝合金搭成的柜台、仿皮的乘客休息沙发、电子取票机(乘客通过网络或电话订票,上车前在此取票)、自动翻转的广告灯箱,都在提醒人们,这里的“不修边幅”是刻意雕琢出来的。

顺电梯上二楼,“欧洲之星”的站台就在东侧,站台被一条长达93米的香槟酒廊所占据,一辆“欧洲之星”正停靠在那里。乘客们守着身边即将启程的列车,先品上几口法国香槟,然后带着微醺前往它的故乡——这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诗人拯救的车站

走过酒廊,有一位身材魁梧的“先生”吸引着众人的关注。他身穿一件过时的风雨衣,右手提着一只袋子,左手举过头顶捂着自己的毡帽,此时他正抬起头来,满脸惊讶地仰望着大厅的穹顶。这是一尊雕像,底座写着他的名字:约翰·本特杰曼。

约翰·本特杰曼(1906-1984)是英国着名诗人。上世纪60年代,是他最先注意到了圣潘克拉斯车站。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这座今天来看仍然非常辉煌的建筑都成为敌军轰炸的目标,车站受到伤筋动骨的打击,而战后的修补也未能阻止它的颓势。本特杰曼呼吁政府拨款重新修复圣潘克拉斯车站。但当时,英国正在急切地追赶现代化的步伐,本特杰曼不合时宜的怀旧受到嘲讽,他只能眼看着圣潘克拉斯车站以惊人的速度破败下去。到了80年代,它几乎成了一座“黑暗的废墟”。

1994年“欧洲之星”将始发站设在了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滑铁卢车站,然而这里并不是一个能够直达海底隧道的地点,于是专家们开始搜寻新的理想目标。在许多方案被否定之后,圣潘克拉斯车站重新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而此时,约翰·本特杰曼已去世10年,他当年孤独的呐喊终于唤起了积极回声。

正当人们品味着本特杰曼雕像的时候,一位高个子旅客模仿他的姿态站到了雕像边,他右手也提着一个袋子,左手捂着没有毡帽的头顶,夸张地抬起头来仰望穹顶,惹得众人一边哈哈大笑,一边举起相机纷纷抢拍“真人秀”。



阅读下一篇:
留学微博、微信

夏令营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京icp备090673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5028号

copyright @ 2014 www.xialingying.cc all rights reserved. 开心夏令营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900-650 400-6900-650 项目合作:1369157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