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心夏令营发布时间:2010-7-3 14:30:18
瑞士中部高原的卢塞恩(luzern),是个湖光山色相互映衬的美丽城市,是瑞士最大的夏季避暑胜地之一。1178年卢塞恩建城,1386年,卢塞恩及其周围地区组成了瑞士的一个州。岁月的悠长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上古人类历史的文明;在这个靠旅游业变得越来越富有的国度里,卢塞恩的地位也显得日臻重要。漫游卢塞恩,定会让你找到许多非同一般的感觉
早在罗马时期,它还只是一个没有几户人家的渔村,后来,为了给过往的船只导航而修建了一个灯塔,因此得名卢塞恩,拉丁文便是“灯”的意思。
为水环绕的卢塞恩,一面山色葱茏、峰峦起伏,另一边却是湖光粼粼、碧波万倾。湖面水域四周共与瑞士四个州相连,被人称为卢塞恩湖。
瑞士人信鬼,传说毗邻路塞恩的皮拉图斯山中,当初宣布对耶稣处刑的罗马总督的亡灵在此地徘徊。橱窗中的面具不知是否是总督。
传说路塞恩市民精神上的寄托-双塔霍夫教堂的修建,也是为了镇住皮拉图斯山的鬼怪。
霍夫教堂建于735年,教堂建成时是罗马式建筑,到了14世纪改建成了哥特式,17世纪的一场大火严重破坏了教堂,在随后的改建中,教堂建成了文艺复兴样式。外表简洁,但内部十分考究,因时间原因未能进去参观。
卢塞恩市中心本身并不很大,主要景点都散布在步行可及范围内。
历史悠久的卢塞恩,中世纪的教堂、塔楼,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厅、邸宅以及百年老店、长街古巷,比比皆是,湖光水色映照城中美景,悠游其间,疑真疑幻。
路塞恩最著名的景点:狮子纪念碑也称“卢塞恩垂危之狮”,是卢塞恩著名的精品石雕,建在巨大的岩石上,由丹麦雕刻家特尔巳尔森设计,1821年建造。造型为一头形态逼真、受伤垂死的雄狮。雄狮被长矛刺中背部,痛苦地倒在地土;狮子前爪紧紧地按住刻有瑞士和法国国徽的盾牌和长矛。
它记述了一段悲壮故事: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期,有786名瑞士雇佣兵为效忠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在杜乐丽宫(tuileries)与法国起义市民交战,终因寡不敌众全部阵亡。建碑意在纪念这些阵亡将士。石雕下面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忠诚、勇敢的瑞士年轻人”。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将卢塞恩石狮誉为“世界上最悲壮和最感人的石雕”。早先瑞士士兵是被广泛熟知的士兵,因此在当时成为宝贵的“出口品”。由于对瑞士士兵信任,据说现在保卫梵蒂冈的士兵还是由瑞士雇佣军担当。
在湖水与罗伊斯河的河口连接处,一座带屋顶的木制长桥凌空蜿蜒于河面之上,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卡佩尔廊桥。这座经历了将近7个世纪风雨的木制长桥是欧洲最古老的木结构桥梁,现在已成为卢塞恩的标志和瑞士联邦的标志之一。
木桥1333年完工,起初只是为了抵御从湖上过来袭击的敌人而建的城墙的一部分。
木桥横楣上描绘着110幅宗教历史画,描绘着守护卢塞恩的圣人的故事和瑞士的久远历史,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参观。
1993年曾遭遇火灾,之后进行了完美的修复。保留下来的部分绘画及木头的颜色看起来比较陈旧,很容易识别。
水中的八角形塔楼是观望台,可以尽早地发现从水面过来的敌人。
据说在瑞士,商业缺乏竞争力,政府管理着商店的数量和经营范围,避免了同类竞争。当地的导游讲买家具厨具,就此一家,不做广告其实也无所谓。
到卢塞恩,畅游路塞恩湖,最为赏心悦目。游人可随时在市中心码头售票处购票上船,船沿湖行驶一周,约需两个多小时。
卢塞恩是座文化底蕴深厚、灵气十足的城市。历史上,很多著名作家在此居住、写作,留下了众多奇闻轶事。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根据在卢塞恩的生活,写出了名篇《卢塞恩》。托尔斯泰之后,尼采、瓦格纳、司汤达、马克•吐温等人也经不住诱惑,相继漫游卢塞恩。
法国作家雨果也多次到过卢塞恩,他居住过的楼房至今完好地保存在罗伊斯河北岸。他曾吟咏,“卢塞恩幽雅、静谧,碧水轻轻地拍着河岸,柔水在我的脚下流淌……”他们的故事、文字为卢塞恩增添了更多的浪漫色彩。
很多音乐家在此激发了灵感,创作出不朽的名篇。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据说就是受了诗人雷尔斯塔布的评论影响:第一乐章使人想起“犹如在瑞士卢塞恩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船儿一样”。
在瑞士导游解说到:“瑞士自杀率很高!很多人每天面对这么美丽的景色会想东想西,越想越忧郁,渐渐会得忧郁症,就会想早点托生下辈子再投胎瑞士”。面对如此美丽、具有灵气的城市,我也不敢再多看、多想,但我耳边总是在响起一首歌“其实我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热报线路top10
相关热门文章
网站导航
2014品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