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著名
旅游城市的市长或市长代表们,在论坛上发表了不少新鲜见解。商报记者王棣/摄
旅游更容易抵御经济危机,甚至可以对抗恐怖主义…… 昨日,由国家旅游局和河南省政府主办的“2010中国(郑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郑州举行。
65个世界著名旅游城市、43个国内著名旅游城市的市长或市长代表们,在论坛上的发言,听起来很新鲜。
签约项目将集中在三方面:
高尔夫、五星级酒店、温泉
昨日,由国家旅游局和河南省政府联合主办,省旅游局、省外侨办和郑州市政府共同承办,2010中国(郑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主题大会在郑州开幕。
上午,论坛主题大会先由来自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美国等地的8位嘉宾围绕“旅游·城市生活更美好”的论坛主题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即将于今日签约的一大批项目,和三亚类似,围绕“高尔夫”、“五星级酒店”、“温泉”三大关键词进行。
河南省旅游局局长苏福功介绍说:“此次签约的20个重大项目中,有三四个项目都是温泉项目。”这些项目的签约将使我省形成从三门峡到商丘,横亘大别山、伏牛山,绵延500公里长的温泉带。
五星级酒店方面,目前我省正在投资兴建的超过20家。
河南还将在两三个地市的山地和丘陵地区,联合澳大利亚投资方,打造3个高尔夫场地。
市长论道
旅游效应
旅游更容易抵御经济危机
2009年,哪个行业更容易抵御经济危机?
代表们觉得,相比其他领域,旅游的表现更出色。
亚太旅游协会副主席执行官johnkolaowski说,旅游也是抵抗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旅游提供了数以亿计的就业岗位,以后20~30年,将有20亿中产阶级进入旅游市场。”
旅游能抗击恐怖主义
“旅游可以抗击恐怖主义。”这话德里市长prithvirajsawhney重复了好几遍。
他的理由很充分。印度拥有被描绘成“地球上的天堂“的克什米尔山谷,拥有1000多个无法复制的经典景区。每年都会吸引不同种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人来此朝圣、观光、探险。在这里,恐怖主义的源头之一——种族、文化冲突被消弭于无形。
旅游方略
宜居还是宜游,必须考虑居民感受
宜居与宜游,是一对矛盾,试想如果一个只有几万人口的城市,瞬间拥入了几百万人,那么街头上人山人海,生活将困难重重。
“一个城市要发展旅游业,必须考虑居民情绪。”英国朴茨茅斯市副市长cherylbuggy介绍说,旅游业发展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实现交通便利,让居民为居住城市而骄傲,从而欢迎游客的到来。
填鸭式旅游不受国外人欢迎
加拿大利兹千岛湖市市长弗兰克·金赛拉告诉记者,他来过河南很多次,很喜欢少林寺、龙门石窟,然而,他和身边的朋友们都有一个遗憾:目前包括河南在内的中国旅游市场,缺乏深度。
“他们总是把游客集中在几天内把一个地区游完,这样不好,让我们没有时间来体会这里的文化底蕴。”桂林市旅游局副局长何明华也认为,粗放型的旅游已逐渐不被人接受,未来旅游需要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