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巢曾经是为希特勒建在山顶的别墅所在地。别墅建于1938年作为希特勒50岁生日的礼物。建造在1881米高的山峰顶上,只有雄鹰才会筑巢的地方。因此后人称之为“鹰巢”1945年曾遭盟军轰炸。战后为防止成为新纳粹的朝圣地,没有恢复,只是改成餐馆。
鹰巢(the eagle’s nest)的德文写法是kehlsteinhaus,坐落在巴伐利亚州的berchtesgadener land,在一座高达1800多米的山上,于1937年至1938年间历时13个月建造完成。一直听友人提起,却无缘得见。终于等到了老公有周末的空闲,能够带我去一睹鹰巢的风采。沿着山路向上开,忽然就遇到了禁行的标志,指示我们将车停到停车场,乘坐专门的大巴向山顶继续开(根据单程和往返价格不同,往返两名成人价格大概是三百人民币)。我们也嘲笑起外国人来,看来和国内旅游景点没什么不同,都是设点收费的。我们还讨论山路是不是后来私人重修了,所以才要通过大巴来赚钱。巴士是定点开的,大概半小时一趟。我们还疑惑为什么不等人坐满了就开车,因为实在是浪费时间。结果等车离开了巴士站,一开上山路,我们就完全明白了乘坐巴士的理由。
首先,上山和下山的路是同一条,而且仅容一辆车通过,也就是没有错车的路。在半山腰的时候有一个唯一的停车站,下山的车辆必须在这里停下来,等候上山的车通过。而且两辆车是擦身而过,停车的宽度计算得十分刚好。一般同时相跟着上山四辆车,也同时下来四辆,足见游客之多。再次,过了此处的停车站,山路变得十分崎岖陡峭,非有经验的司机绝对开不了,难怪不允许游客自己开车上山。山上有的转弯的地方好像司机都把车头开到山崖外面去了似的,实在是惊险万分。而且路好像都是在同一个竖直平面上修建的,转过弯之后完全看不见刚才开上来的路,一直看到的都是山底的景色。经过的四个隧道也大小不同,最长的一个也就几百米,可是还要稍微转点弯,感觉就要贴上墙了。同车的老外们也都纷纷假装发出受了惊吓的声音,搞得人真是一惊一乍的。终于到了山上的停车场,大家纷纷松了一口气,频频向司机表达敬意。在停车场要先登记返回的时间,以便下山时搭乘返回的巴士。然后就是大批的人向鹰巢继续挺进。走过一段长长的隧道,乘坐电梯到达200米的高度,出来就是鹰巢所在地了。当然,如今的鹰巢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餐馆,游客们可以在此吃饭,或者要杯啤酒饮料,单纯的歇歇脚,总之已经没什么可看得了。但是山顶的风景是不错的,山尖好象削平了似的,除了鹰巢之外还有一个长长大大的平台。沿着此处四周走一圈可以观看不同的风光。比如一边是德国,一边是奥地利,景色各有不同。最高处是一块凸起的石头,看上去没什么不同,老公为了照相站在上面作英雄无敌状,结果下来了说腿一直在抖,可见还是有些吓人的。除了风景之外,就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了,我们注意到电梯还标有10米、20米等每隔十米一停的按钮,估计里面另有洞天。可惜禁止游客参观,难免有些遗憾。
等到下山的时候,我们开玩笑说难怪希特勒一开始一直势如破竹,如果真的是把那些外交官们载到这里来谈判,光是上山就足以给他们心理威胁了。无论如何,鹰巢这名字起得真是名副其实,一个小小的、在山顶上不起眼的建筑,但蕴含着即使是恶意的雄图伟略,非一般人所能窥也.
贴士:开放时间:5月份到10月底
首末车时间:7:4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