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心夏令营发布时间:2011-2-10 13:55:09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地处瑞典东部波罗的海之滨、梅拉伦湖入海处,人口百万,是瑞典乃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第一大城市,北欧的第二大都市(第一是丹麦的哥本哈根)。由于城市分布在14座岛屿之上,通过70多座桥梁彼此相连,故又有“北方威尼斯”之美誉。斯德哥尔摩风光秀丽,湖海相连,古老的建筑与北欧美女和谐共处,既让你随处可见其古老悠久的历史,又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现代大都市的气息。
从“北方威尼斯”的海景开始斯德哥尔摩之旅,我想大家都不会拒绝的。
这是九月底的色彩。
回到市中心,这里有个赛格尔斯广场(sergels torg),中央有一个巨大的喷水池,其中矗立着一根高约40米、由8万多块玻璃组成的大柱子,是市中心的标志物。
远眺王宫,是这个样子滴。瑞典王宫建于17世纪,是一座方形的城堡。里面还有一个陈列了历代王室珍贵用品的博物馆,需购票参观。
斯德哥尔摩是诺贝尔的故乡。每年引人瞩目的诺贝尔颁奖典礼,都在位于国王岛上的市政厅(city hall)里面举行。
这座红褐色的市政厅始建于1911年(当时咱们还在辛亥革命),12年后完工,已成为斯德哥尔摩的标志性建筑。尤其是顶着金色三王冠标志的钟楼,据说高106米,可以花20瑞典克朗排队登顶,俯瞰斯德哥尔摩市容,当然,你可以选作乘坐电梯,也可以攀登365级台阶。至于鸟瞰的片片,马上奉上。
市政厅不可以单独进入,需要购票后组队由市政厅的导游带领进入,票价60克朗,可以选择英文导游,或者其他语言的,包括中文(不过每天只有2场)。
一楼就是颁发诺贝尔奖的“蓝色大厅”(blue hall)。导游martin对着这红色的大墙说道:“看,蓝色大厅多么蓝啊(look,how blue it is!)” 当然是玩笑,不过这满眼红色的大厅当初按照设计确实应该是蓝色的,可是当这红色一出现,还未及涂上蓝色时,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颜色好,于是,设计师临时更改了设计;但由于蓝色大厅的命名早已确定并为所有市民知晓,所以就不改了。每年的诺贝尔颁奖礼,在这里要云集将近2000名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泰斗、各界政要,大家都得站着,而且平均每人只有约1平方英尺的地盘,呵呵,挤呀;而中国的科学家们,急啊。
这里是市议员开会的地方。左侧的窗户面对着大海,为了平衡面朝右侧而坐看不到海景和美女的议员们的心理,故在左侧的蓝柱子后面画上了海景的壁画。这样,两侧的议员们都有美景可看了,只是不知道这会还怎么开了。
多说两句,接触过的瑞典人,大都英语流利,仪表堂堂,谈吐自信,颇为专业。但是关于瑞典人的特点,就像他们的国王古斯塔夫一样,也有很多笑话。其中有一条是说瑞典人开会,一般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来,往往能定下来的就是下一次会议的时间。
对面的建筑是著名的瓦萨沉船博物馆。17世纪由当时的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命令建造的采用了最先进技术的瓦萨号战舰,由于高度设计和载重分配不合理,在1628年的首航中开出1000多米即侧翻沉没,直到300多年后才被打捞出来,修缮之后以船为核心,打造了这座沉船博物馆。古斯塔夫.瓦萨是瑞典的第一任国王。
最后,游览了多座瑞典的城市之后,我们端上几个瑞典语,与同程的朋友们一起学习,以凸显我们文化之旅的精髓吧,哈哈。
后记:
写瑞典终于写到了首都斯德哥尔摩。无论多美的林雪平、马尔默、隆德,或者乌普萨拉,如果没有斯德哥尔摩,斯堪的纳维亚的美就是缺憾的。瑞典的城市,依一叶的一孔之见,能称得上“大城市”的也就是斯德哥尔摩和哥德堡,哥德堡至今未有机会一睹其容,所以更彰显了这篇斯德哥尔摩游记在此系列中的分量。
但是,越到了关键时刻,一叶越是想“掉链子”,总觉得无法在键盘上驾驭这座古老与现代并存的北欧大都市。原本想用两个篇幅介绍的内容,也让我精炼到了一篇里,只好在原本挑出来的50多张片片里再忍痛删减到30张。希望用这样一篇诚惶诚恐的习作,做为“斯堪的纳维亚之美”系列瑞典篇的终结。
“从狂暴的北欧海盗到诺贝尔和平奖,只有短短的几个世纪--瑞典的确是作为社会进步的典范而著称的。”--《北欧》loney planet。瑞典的无限风光诚然令人向往,但瑞典成功背后的原因更引人思索。
热报线路top10
相关热门文章
网站导航
2014品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