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通向太空的征途中,每攻克一道难关---上天、回收、一箭多星、地球同步、太阳同步、载人航天---不仅标志着科学技术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也预示着在军事斗争领域增添了一种角逐的新手段。据统计,自从1957年人类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一共发射了5000多颗卫星,目前在轨运行的大约还有700多颗,其中约400颗主要用于军事。
上天,是人类征服宇宙所闯的第一关。所谓上天,就是把卫星或其他飞行器加速到足够大的速度,推进到足够高的高度让它绕地球转起来。过这一关有两大难点,一是速度要足够大,大到每秒钟7.91千米,也就是一小时28476千米,换句话说,就是不到一个半小时绕地球转一圈。二是高度足够高,高到卫星上天后离地球最近也要在120千米以上。有资料显示,在卫星上天的头20年当中,平均每发射1公斤有效载荷,需要耗费12220美元。这就是说,在地面抓一把黄土,送到天上就贵如黄金。由此可见其难度太高,代价太大,正因如此,所以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能够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只有9家,按先后顺序,依次是:苏联(1957年10月4日);美国(1958年1月31日);法国(1965年11月26日);日本(1970年2月11日);中国(1970年4月24日);英国(1971年10月28日)、印度(1980年7月18日)、以色列(1988年9月19日)、朝鲜(1998年8月31日)。
第二关是回收关。所谓回收关就是把发射的卫星按预定的要求再回收回来,并落在预定地域。目前过了这一关的国家只有3家,即中、美、俄,其它国家都不回收。为什么不回收?因为回收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情,回收过程中不仅要卫星减速,低头,而且还必须落回到地面预定地域,这些对遥测、遥控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据测算,卫星在返回地面过程中,如果速度误差每秒5米,卫星落地点就要偏离70公里;如果角度误差0.1度,卫星落地点就要偏离300公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回收要比发射更加困难。到目前为止,在掌握回收技术的三个国家中,中国的回收成功率是最高的:我们国家从1975年11月26日回收成功第一颗卫星到现在,共发射17次,回收成功16次,成功率达94%。这一点连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航天大国也都没有办到。回收关过了,在军事领域就意味着空间侦察技术已经成熟。在民用领域,使用回收卫星可以进行科学实验和搭载实验,为人类探索太空奥秘、开发新材料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第三关是一箭多星关。所谓一箭多星是指用一枚火箭同时发射多颗卫星。这种发射有两种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多星轨道基本相同;另一种情况是把卫星分别送入不同轨道。打个比方,前一种情况类似于民航,所有乘客同时上下飞机;后一种则类似于空降兵,大家从同一地方上飞机,但在不同地方下飞机,所以难度更大一些。我们国家1981年9月20日过了这一关,当时我们使用“风暴一号”火箭同时发射了三颗卫星,即“实践一号”“实践一号甲”“实践一号乙”。除了我国之外,目前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空间局几家。一箭多星技术与分导技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谁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就意味着向分导技术迈进了一大步。
第四关是地球同步关。所谓地球同步关,就是把卫星发射到地球赤道上空,离地面垂直高度为35786公里,方向正东,速度为每秒3.07公里,这样,卫星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正好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这样从地面看上去,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仿佛“挂”在天上一样静止不动,这就是地球同步关。在地球赤道上空静止的卫星,由于其观测范围广,跟踪简单,使用方便,能够24小时连续工作,所以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都具有非常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通信、广播、导航定位、导弹预警、气象观测等卫星都采用这种轨道,使得这种轨道大有供不应求之势。再加上这条轨道的惟一性,未来打天战,这里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我国目前不仅能发射本国的地球同步卫星,而且正式对外承揽发射任务,据统计,目前国际上7%—9%的发射任务已被我国承揽,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第五关是太阳同步关。所谓太阳同步关,是指把卫星发射到地球一种特殊的轨道,卫星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同步。沿这种轨道运行的卫星,每次总是以相同的方向、相同的当地时间从同一个地方经过。具有这种飞行特点的卫星,用来拍摄云图,可以方便地比较天气的变化形势;用来对地面照相侦察,则可以发现地面军事目标的动态变化情况。目前,美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的照相侦察卫星,大多采用太阳同步轨道。我国1988年开始发射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以及1999年10月发射成功的、与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国土普查卫星就属于这类太阳同步卫星。在全球气候观测以及国土普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载人航天关是航天技术的最后一道难关。过了这一关,人类就可实现“无高不可攀”的梦想,这对于发展科技、经济和军事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常见有报道说,美国的宇航员,从航天飞机上看到了中国的黄河、长江,看到了人类最伟大的工程---万里长城;苏联的宇航员,用载人飞船给远洋捕捞船指示目标,并帮助地面人员进行灾难救助……。如果这些报道是可信的话,那么,只要稍微再发挥一点想象力,就不难明白,具有载人航天本领的国家神不知鬼不觉地搞走了多少重要军事情报。可以肯定地说,一切无人卫星能干的事情,载人飞船不仅都能胜任,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从技术角度讲,搞载人航天,比发射不载人卫星或者探测器要困难得多,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这种技术。我国目前已经过了前五关,现在正在突出重点,快马加鞭过第六关。1999年11月21日和2001年1月10日,我国分别进行了两次无人宇宙飞船---“神舟”号飞行试验,均获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按照英国航天专家克拉克的话说:“这看来是中国载人太空计划的一个良好开端,同时将使中国在大约1年之内实现载人飞行”。中国人上太空为时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