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有人说,我们的相遇,总会有它的原因。
写下这一切的时候,飞机颠簸在三万英尺的高空之上,身边人们逐一沉沉睡去。
总觉得在这样的时刻,应该假意挤出几点泪水来,就当作是,一些告别,还有一些迅速远去在身后的回味。
然而在这样的时间与空间里,当短暂而清晰的记忆在眼前细细铺开,却忽然沉浮着这样多的感伤与欣喜。
我想,无论多少年后,我都将会始终记得这个双十年华的自己,曾在这里邂逅了一场美丽——无论、还是无论,那时我已身在何方,年岁几何。
我将会记得独立宫北塔钟楼之上匆忙流淌的时光,记得曾亲耳听到自由钟古老的宣言,年华遍地,光阴盛开。
记得1776年的7月4日,有这样一个崭新而强大的国度在这里诞生,五十五人铁笔直书,那一天杰佛逊亲手交给了世界一个承诺。
记得越战纪念墙前交织出的生死,记得历史在这里留下苍白而悲伤的倒影。
记得方尖碑顶斑驳的记忆,散落在华府每一条街道的转角,随人世起落,安静凝视,百年未变。
记得林肯纪念堂前多少的慷慨与陈词,记得martin luther king在这里告诉世界:我,有一个梦想。
同样记得的,还有古镇帕萨蒂娜恬淡安静的午后,以及纽约第五大道上繁华喧嚣的陆离光影。
记得华尔街金融心脏下蓬勃跃动的铜牛,以及redondo beach上肆意奔跑的涛声与年华。
记得洛杉矶会微笑的阳光,也同样记得波士顿白茫大地之上仿佛亘古不会融化的冰原。
记得起源在ucla的世界互联网,记得埋藏在斯坦福长廊之下一年又一年最是流连的记忆。
记得哈佛三大悖论与耶鲁的哥德楼宇,记得沃顿商学院的理性与自信,记得普林斯顿的美丽心灵。
记得迪斯尼的真假梦幻,记得好莱坞的震撼与惊奇,记得gettycenter随微风浮动的艺术与馨香。
记得来自异国家庭的一个拥抱、一次微笑,记得晚餐桌旁随烛光摇曳的神圣祷告,记得老人的呢喃与孩童湛蓝而纯粹的明亮双瞳,有那么多的感动与留恋,皆在回首的这一刹那,流年搁浅,记忆喧嚣。
记得的,是那些最初的邂逅与最后的不舍。
这些,将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印记,它见证这一切曾真实存在,独一无二。
在这定义了时间的时间里,我们总是不断上演一幕幕相遇与别离的戏码。并且永远不会知道,在下一个转角,你将会遇见谁。
我本想很俗气地把我们的相遇说作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之类云云,因为俗气必然有它让人信服的理由。然而在这样的时刻,我却更愿意相信,这一场与美利坚的邂逅,它是一种注定。
它没有法国的浪漫、埃及的古老、甚至也没有澳洲的自然与清新,然而在这个有着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国度里,我们对每一个相识或不相识的人微笑说出一句早安,这就已经是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
有这样一个民族,赋予了这生命中仅有一次的相遇一个美丽而动听的名字,叫作“一期一会”——在那一天,当我转身,遇见了你,于是年华生根,记忆开花。
在美利坚苍茫的大地之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两百年帝国的岁月,而是一种让人动容的态度。
所以,谢谢你让我遇见你。
请原谅我是用如此苍白的笔触,把这十四天的年华小心记下,以期下一场“注定”到来的时候,还能借此书写一场相逢。
写到这里,忽然不知道该如何收笔。
时间告诉我再有不到一分钟就将是纽约时间的又一个零点,然而机舱外祖国忙碌的大地之上却已更迭了正午金色的阳光。于是在这个寂静的、时光前行了整整十三个小时的午后,我是如此清醒而无声地在心底悄声怀念与祝愿。
在此,于字里行间的缝隙里,纪念我们曾一路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