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皇家造币厂不大,是专造硬币的工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iso 9002认证的造币厂。该造币厂1965年2月22日由爱丁堡公爵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创立,它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个不作为英国皇家造币厂分支的独立的造币厂,主要负责铸造澳大利亚一元以下的硬币,还为许多太平洋南部国家铸造硬币以及为私人和政府铸造纪念章、大奖章、图章和代币。
硬币损耗少,所以不是经常生产。它的主要收入之一,似乎是在游客参观的时候让人们自己动手造币。
不要小看这项生意,很兴隆呢。人们投进一枚两澳元的硬币,自己按一下一个绿色的按扭,“卡嚓”一声,机器响一下,出来一只新的一元硬币。
这绝对是你自己亲手制造出来别人没有摸过的一元硬币。
硬币一边是英女王头像,另一边是悉尼一号船,还有当时铸造时的年号字样。
我按人们的做法,花二元造出一元钱后,立刻趁热把大拇指的指印按在英女王头像上——这是我亲手造的钱呢。呵呵……
这生意真做得过,每投进一枚硬币,造币厂当即获利50%,而且人人趋之若骛,有人一下子造好几枚,说是带回去送人当礼物。不知当初什么人如此有脑,想出这么个生财之道。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造币厂出来去澳洲战争纪念馆参观。
堪培拉的面积虽不大,却时有举足轻重的全国及国际性的各项展览。澳洲战争纪念馆是其中之一。
澳洲战争纪念馆是国家祭坛,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祭坛之一。在格里芬湖的北面,是一栋青灰色的圆顶建筑,为纪念二战澳大利亚阵亡的战士而修建的。纪念馆内有追思堂、展览室、放映厅等,同时,它也是战史和军史教育和研究中心。纪念馆内展示的收藏品包括:遗迹、飞机、模型、复制品和图画,仿佛把您带进一个个活生生的战争场面。另外,还有二战时有关日本军队的展览。
澳洲战争纪念馆于1945年开放,是最受欢迎的观光要点之一。纪念馆庄严的外景,让人肃然起敬。
澳洲战争纪念馆有名有姓刻在两面墙铜版上的一战二战澳洲死亡的士兵有10.2万名,还有很多没名没姓的,统一建了个圆顶的无名英雄纪念碑纪念。这无名英雄纪念碑远看象个坟墓或象清真寺的屋顶一样,是顶上尖尖的象个锅盖那样的建筑。
转到无名英雄纪念碑屋子前,看见一个长方形的大水池,水池的水比较浅。人们丢了不少硬币在水里。有一个不大的砌成一盏灯般的水泥制品,上面有火燃烧,这水泥灯烧的是煤气,有一条煤气管道从水下通上去,火是长明不熄的。上十多级台阶,上到无名英雄纪念碑门口。屋子门口正对水池的上方有一个长方形的小花池,种了些素白的和粉红的花。给人的感觉庄严肃穆。
进到屋子,正对门口有四根石柱子,据说代表政府要求各民族共同参战。
柱子与门口之间是一块奠基石,上有纪念1914——1918一战及二战时死去的无名士兵字样。
屋顶画着战士英魂正在冉冉地升上天堂的画。两边墙壁画着各行业的与人同高大的画像,每边两人,共四人。其中左边第一个是女人。同时,墙壁上镶嵌的10块彩色窗玻璃,也画有人像,每边五人,共十人。
出了这纪念屋子转左,进到另一小屋,这小屋有个黑色石雕像,是战争中沉没的悉尼一号中唯一幸存漂流后又死去的一个水手的雕像。
再转出去,入到有图片有实物及有模型的展览大厅。
我们顺着次序看了模拟泥塑、残旧的枪、大炮、炮弹、各有关年代服装等等陈列品后,进入一个飞机的机舱里。据说这个机舱是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当时这飞机的十个敢死队员去轰炸德国,结果胜利完成任务返航。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丰功伟绩,因而特地将此机舱搬来,模拟当时情景以为纪念的。
我们15人(游客13加导游、司机各一人),当导游准备按开关讲解时,进来一个推着端坐轮椅母亲的中年男人及一对夫妇。大家各自找地方坐好和站好后,开始模拟讲解。
大家在黑古隆咚的机舱里,正面的幕布放电影——据说是当时实地拍摄的黑白片。
配合电影画面,导游按下开关按扭后,机舱内开始有震动。从接受命令进入机舱到与纳粹德国飞机相遇。敌方的探照灯射过来——真的有探照灯照射呢。机舱内隆隆的震动得很厉害,炮弹在机外飞过,爆炸声震耳欲聋。最后投弹命中目标,这时,低头看脚下的玻璃,火光冲天,云飞烟涌,就象真的一样。大家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一直到一切完毕,脚下停止了震动,才松了一口气。觉得好刺激!
步出机舱,出到外面不远,导游叫大家集中站在一块铁板上,感受飞机投下炸弹时大地的抖动和隆隆的响声。很有点恐怖。我们这些没经过战争的人到此,也算补了一课了。
参观澳洲战争纪念馆最不满意的,是澳洲人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死去的士兵,也作为他们的英雄刻了名字在墙上纪念。不过,从他们的角度看,也许侵略者是按国家的要求参战死去的,也是英雄吧,也许送死的士兵们以为他们参加的也是正义的战争呢。有罪的应该是那些利欲薰心死有余辜的无耻政客和战争贩子。士兵嘛,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死了虽然白死,也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