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夏令营精彩线路任您选!品质、安全、有保障

您现在的位置: 开心夏令营 >> 风俗人情 >> 澳洲风俗 >> 正文

400-6900-650 13691570089 值班

爱丽斯泉的美景简介

来源:开心夏令营发布时间:2011-2-10 13:16:02

        下午一时半,列车到达爱丽斯泉城。找到了来车站接我们的酒店的车,把行李放进小车拖卡,已是下午二点。小车把我们送到小镇旅店,入住melanka。
  爱丽斯泉城旧时称斯图尔特,它是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行政机构所在地,以及牧牛、采矿、通讯、旅游中心。属于北领地。
  爱丽斯泉城座落在麦克唐奈山区托德河峡谷平原上,居全国地理中心,有澳大利亚“肚脐”之称。adw 周围是一片象波涛起伏似的红色沙漠,南回归线穿市而过,气侯炎热干燥,圣诞节前后气温可达38度以上。而我们到达的当天,气温只有18度。
  北领地的爱丽斯泉(alice springs),位于风景绝美,地势开阔,是红土中心心脏地带的绿洲区,包含了古文化和现代感。在这里,可以找到七彩的内陆文化,亦会看见远古梦想年代的大自然美景。
  在爱丽斯泉城我们入住的,是个两套间,有一张大床,另有一个小点的房间,小房间里,放了两张上下两层的碌架床,大概游客多时,全城的旅馆是住满的。

  我觉得这个季节旅游挺好的,早晚虽然冷点,多穿些衣服就可以了,总比整天满身大汗舒服些。而且旅游的人,多数挑夏天——大概方便少带衣服吧,人多,看什么景点都那么热闹,到处人头涌涌,想拍些景色,也会有大堆人头在镜头里,也不见得好。
  住下后,即去联系跟团旅游,每人要交团费345元(澳币,下同)。团费不包括25元门票。只包括一天半的餐费,住宿费。明天玩一天,晚上在山上旅游点露营住帐篷,每人要另付睡袋费15元。不知还会有什么支出?出外玩,真的很花钱。据说可以看峡谷,去看红石头时,可以爬山也可以沿山走一圈。既然土著人不喜欢别人爬他们的山,我打算绕山转一圈算了。
  收拾好东西,出门游览这个闻名已久的沙漠之城。
  爱丽斯泉区域面积149平方公里,约为悉尼的1/13,是一个典型的沙漠城市的大小,人口约有27000人左右,其中欧美70%,亚洲1% 其他种族约29%
  市中心的托德林荫大道,是一条很长很直的街道,是步行者的天堂。这里有阿德雷得之屋及琼·富林纪念教堂等。市中心有个不停地转动的风车,总是走不多久,便又看到风车——回到原地了。
     
  走过这条大街,再行不远,是镇政府的办公大厦。这间楼房建得四平八稳。不象其他英联邦政府大楼那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大厦门前很漂亮的喷水池,让人几乎忘记身处沙漠中心。
     
  爱丽斯泉是个位于澳洲中心的沙漠城市,它被四周广阔达几百公里的维多利亚大沙漠所包围,将一个什么都没有的沙漠都市,建设成为一个极具现代化与观光价值的都市,所经历的千辛万苦可想而知。
  由于爱丽斯泉是参观澳洲有名的艾尔斯岩(ayers rock)所必经的“入关口”,参观艾尔斯岩,是以爱丽斯泉为起点的。热爱自由旅行的人,若想要探访这世界闻名的景点,就一定要来到爱丽斯泉。也因此,这个小镇因游客繁多而逐渐兴盛。
  爱丽斯泉有今天的繁荣昌盛,可以说是一种巧合。当时,因为南澳洲的阿德雷得与北领地的达尔文南北相距三千公里之遥,测量师为了建筑一条公路以贯通南北的交通,恰巧在爱丽斯泉附近发现泉水,于是,便选择此地作为电报中转站,逐渐开发了这个地方。
  小镇的道路,修整得整齐规正。人们聚居在此,有人有屋,自然便种树栽花。
  因此,爱丽斯泉与一般城市一样,街道上树木成荫,花红柳绿,我们走在街上,还不时看到鸟雀在树木枝间喧闹飞翔,啾啾而鸣。水泥铺设的与红砖砌筑的地面,打扫得很干净。
  爱丽斯泉这个沙漠小镇,街道纵横只是几条弄巷,既没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亦没有一般都市繁杂的车辆拥挤和千流不息的人潮,一般都市人来到这里,可以感受到爱丽斯泉带给人一份安定的温馨和舒适。

  我们向城外的安萨山走去。
  安萨山山头不太高。入山口竖了一个牌子,说及小镇的历史与上山之路及山头修筑的过程。
  起初,此山的上山之路,由义工整理修建,那是1970-1971年。成本是340澳元。到2000年,由政府出资再重新设计与修筑。共花掉127,000澳元。
  这个小镇夏天最高温度45度,冬天零度。1977年甚至下了一场雪。
  欧洲人在此小镇住了60年,一直把这小镇叫山坡。1966年,才改叫现在这个爱丽斯泉城的名称。
  山上有个高耸入云的战争纪念碑。纪念1914—1919一战牺牲的战士。
      
  从山上俯瞰爱丽斯泉和周围的风景,换另一角度来欣赏这个沙漠小镇。觉得另有韵味。
  我们在不大的山头上转了两圈,走了一会和坐了一会,然后,从另一条路下山,这是条可以驶车的柏油路,有个小小停车场。
  政府出资修整了道路与停车场,建了一个一战死去战士纪念碑,平整了山头,铺上了水泥,做了铁拦杆,竖碑介绍了这个山头及小镇的历史。让人们在此舒服地观看全镇景物。据说,战争纪念日会在山上进行些活动。

  这是个没有什么历史记载的小镇。土著人虽然在这儿生活了据说已有四万年,然而因为他们没有文字,没有关于他们生活的记录,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就只有六十多年而已。
  其实,澳大利亚土著文化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澳大利亚只有近代史,如果要追究澳大利亚的早期历史,那只有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历史。
  澳大利亚土著人是澳大利亚最早的居民,他们属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住点,分散在整个澳大利亚。在欧洲人占领澳大利亚之前,共有500多个部落,人数达七十五万之多。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文化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迄今一直充满活力的文化。艺术是土著人生活的中心,因为艺术与宗教有着天然内在的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把过去与现在,人类与超自然世界联系起来。艺术表达了个人与集体的特性以及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然而,土著人只靠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载,这是件十分遗憾的事。
  似乎已经走完整个小镇,还上山俯瞰了全城,也只用了二个半小时。
  中国人的生存能力,是世所惊叹的。从安萨山下来,我说:奇怪。为什么没见到有中国人的住宅或店铺?
  走到该镇较中心的一个地方,突然,看到一间香港人开的饭店。
  我骇笑:中国人真真了不起。有人居住的地方,便会有中国人来做生意。
  国人生存能力之强,令人叹服。可惜此店要五时半才开门,营业到晚上八点。我们那时,还不到五时,没有等待半小时的耐心,我拍了个店铺招牌的照片作纪念,便走了。
  小镇有网吧,半小时3.5元,一小时4元(澳币)。只有几台机,因为地方不大,似乎人满为患。外地来旅游的人,有时间,便想上网看看,收收邮件什么的。
  爱丽斯泉城虽然是沙漠城市,进入城中,却不会感觉到这是沙漠中心地带。因为,这儿是个绿洲。更是一个文化中心,是个传统的集中地,古阿兰特人喜欢在这里进行买卖,交换知识,贩卖艺术品和进行文化活动。游客可在此找到古人的土著文化,参观土著艺术及文化中心。而古阿兰特人亦最喜欢分享他们的艺术、工艺、食品和传说,因为这样便会令他们的文化更有意义。我们想着游览城中一些突出的历史与文化圣地,便向着镇中心地段的土著艺术馆走去。
  艺术馆不大,有点冷清。陈列着当地人制作的图画和特色手工艺品和动物骨头做成的雕刻品,即骨刻装饰品。
  画作挂在墙上供人欣赏和购买。这些作品,比较单调。只是些线条组成的大大小小的画幅,用弯曲的、斜条的、水波形的、圆圈的线条,组成图案。这些艺术品,挂满两间屋子的四壁。有几幅挂在大厅最醒目位置的作品还不错。
  手工艺品,是些藤条制作的很粗糙的小蓝子和骨刻装饰品。我觉得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也许几百年后,会成为古董,会很值钱了吧。
  据资料介绍:因为爱丽斯泉(alice springs)位于澳洲内陆心脏地带,天气干燥。每年十月至三月阳光猛烈,太阳镜和太阳帽以及防晒油是必备的旅游用品。五月至九月天气较冷,夜间及早上温度尤其较低。一年之中最热的月份是十二月至二月,气温通常会超过摄氏32度,另外,这里的蚊虫很凶猛,最好也要携带防蚊虫的药品,以免遭受沙漠蚊虫的攻击。
  我们现在来到时,是六月下旬,可以说不冷不热,真是个旅游的好天气。
  周围红色的石头和红色的土壤、白色的砂砾,行走其上,有时,让人产生这是我国敦煌市的错觉。
  爱丽斯泉是沙漠中绿洲,我国的敦煌市,也是个建立在沙漠中心戈壁滩上的绿洲且热闹非凡——因为慕名去看敦煌莫高窟的人群络绎不绝。世界各地旅游者带给敦煌的繁荣昌盛,可与此城媲美。

  回到住地,准备出外吃晚饭时,想想,还是去香港人办的饭店吃一顿吧。
  于是,向香港人办的饭店走去。那时,已经是晚上七时多了。
  就餐的地方在楼上。很不错的环境。一个大厅,全部是桌椅。四张10人大圆台,三张8人的中型椭圆台,五张2人的长方形小台,组成这个餐馆的座位。一次,便可以接待近80人就餐。
  餐厅的布置,有香港人的夸张作风。全部是大红。大红的墙纸和油漆,大红的落地窗帘;上楼梯后,有个八摺的屏风。靠墙有个约一人高几个格子的企柜,摆着穿中国民族服装的小泥人;再高些的地方,摆着财神爷的神位,神位前,例牌的有红色小光管代替的香烛。

  现在似乎是旅游淡季,进餐的人不多,生意似乎不太好。我们在那儿进餐,连我们两人在内,一共也只有8人。服务员是两位澳洲女孩。一个漂亮高大,一个相貌平凡却娇小玲珑。来来去去,就她们两人,写菜单、捧茶捧菜、开单收款,两人全搞掂。
  回到旅馆,赶快洗澡。这儿的水供应很充足,有冷热水龙头,水流很大,水质不错,所以洗澡很舒服。这儿供应的,应该是地下水吧,然而用水很方便,人们好象没有节约用水的概念似的,沙漠地带呢,真奇怪。
  现在是冬季,旅游的人不多,中国人更少见。在阿德雷得火车站时,一个中国青年主动来打招呼,看见我们也说广东话,高兴地说:终于还是见到了广东人,我是香港的。
  他是在墨尔本读书的大学生。他一个人,趁假期旅游。他只有一个小背包,手上提个塑料袋装些日用品。衣服等行李在车站托运。不明白他一个人旅游几天,带那么多东西干什么,还托运。而他还很倒霉,行李没有随车到达,他在车站找不到,说是可能还在墨尔本。下午,我们去安萨山爬山时碰到他,他正要去骑骆驼,说行李还没找到。在车站时,他看我们拉着行李箱到处走,问我:你的东西全部随身带?我说是呀,要是不随身带着,人到行李不到,不是很麻烦?
  在列车上,我们每人两个座位,可以睡觉。虽然不是很舒服,比整整坐二十个钟的旅客,我们是太幸运了。这个香港青年,从墨尔本坐车到阿德雷得,然后紧接着又坐二十个钟。真佩服他。



阅读下一篇:
留学微博、微信

夏令营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京icp备090673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5028号

copyright @ 2014 www.xialingying.cc all rights reserved. 开心夏令营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900-650 400-6900-650 项目合作:1369157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