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利用暑假群体出国出境游学,前几年仅是一种现象,近年来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从现象到时尚,既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潜在着一种跟风、一种攀比。利用学习间隙,
出国游学,长长见识,开开眼界,本无可厚非。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游学对人格养成和知识形成的重要作用。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弟子的学识,培养弟子的品质,开阔眼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中国传承至今家喻户晓的教育古训。但关键是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地跟风、攀比。
现在,许多中小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有能力让孩子出国游学,这是好事。但有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还比较困难,除了日常的生活开销之外,没有更多的余钱供孩子外出游学。有的为了面子,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长见识、不落伍,不惜负债让孩子出国游学,这就不可取了。难道在国内就不能游学?就不能长见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变化天翻地覆。各地的旅游事业、人文景观、环境面貌、教育事业都有了惊人的发展。如果组织学生有选择性地在国内游览名山大川,参观知名学府,学习各地的人文素养,我相信对孩子知识的增长、人格的形成、眼界的开阔,同样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还可以节约游学的费用。所以
国内游学也是家长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