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夏令营精彩线路任您选!品质、安全、有保障

您现在的位置: 开心夏令营 >> 中学生夏令营 >> 常见问题 >> 正文

400-6900-650 13691570089 值班

家庭教育如何把握好“度”

来源:开心夏令营发布时间:2012-6-9 11:45:37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经常有家长议论教育孩子是严厉好还是随意好。我觉得,严厉和随意都不好。
        严厉是家长对儿童的过度控制,它会让孩子感到挫折,认为自己毫无能力,造成孩子消极、被动、依赖的心理问题;或者导致孩子倔强、反抗,用一些破坏性的方式发泄自己的力量和不满的不良情绪。
        父母如果对孩子过于顺从,过于随孩子的意,则会产生另一类的问题:这样的孩子逐渐会认识到父母在教育上的软弱,他们不但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还会认为自己具有无上的权威,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或要挟父母。以致父母的行为稍不合他们的心意,就被看成是对他们的冒犯和威胁。这样的孩子容易在家庭中给父母制造麻烦,在社会上很可能是一个失败者,要么到处碰壁,要么完全顺从。
        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在家庭教育严厉与随意之间,也存在一个中间点,它既能让孩子觉得安全,同时又能让孩子展现和认识自己的力量。这个中间点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经常温和却坚定有力地给孩子合理的限制。

        设限要合理,教育要有“度”

        许多家长不给自己的孩子设定界限,孩子爱干什么干什么,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看似疼爱孩子,实际上,这是家长在用爱的名义让孩子窒息。
        溺爱是家长对孩子伤害最大的活动之一。当孩子的愿望实现得太容易的时候,他们会认为这是应该的,慢慢地,他们会觉得任何索取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会爱自己孩子的家长,他们会给孩子设立界线,让孩子自己品尝自己行为的后果,或苦涩,或甜蜜。当然,这种限制必须是合理的、真实的,而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很多家长常常高估孩子的能力,认为父母一说,孩子们就会记住家长的训戒,会体谅父母的心等等。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会怎么样怎么样,但孩子的行动常常在父母的预料之外,这使得家长很生气,气愤中,不合理的限制就出来了:“我给你讲过多少次了,晚上要按时回家,今天你又回来晚了,从今以后,晚上你再也不能出这个家门了。”
        设立限制不应是情绪冲动的结果,它应当是一个充分运用家长智慧、经验和爱心的过程。家长在给孩子制定要求时,要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孩子可能的行动,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通过要求和限制,避免危险性过强的因素,然后让孩子“自食其果”——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增长自己的能力。例如,为孩子设定回家的时间就是这样一个好机会,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增强孩子对环境的控制感和自信。“儿子,你今天晚上有事要耽误回家吗?”“没有,不会有什么事情的。”“那好,我希望你能准时回家,如果有什么事情耽误你按时回家,你要及时给我打电话,如果你不打电话却回家晚了,那你这几天的晚上都待在家里不许出去。”
        在这里,所有的条件都给孩子讲清楚了,如果孩子仍然比规定的时间回来得晚,家长切莫生气,只需友好而又坚定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很遗憾你这么做,不过我尊重你的决定,但你这个星期剩下的几天都不能在晚上出去了。”这时孩子可能还会感到困惑,他可能会反驳到:“妈妈,我不明白,怎么是我的决定?”这时你可以告诉他(或她):“我们已经说好了,你可以出去,但必须按时回家。你明明答应了,却违反了你作出的承诺,那你就决定了这个星期都待在家里。”
        这个例子让我们看到,明确合理且得到严格执行的限制或规定,会成为孩子学习自我控制的良好机会。注意,父母这个时候不要说出一些带有情绪性的话,如:“你答应得很好,为什么你这么不负责任?既然你这么不负责任,那你接受对你的惩罚。”这些话不仅没有什么说服效果,反而让孩子把限制理解成父母强加给自己的惩罚,从而把这个很好的培养孩子自控能力的机会给葬送了。
        再比如,有的家长恼怒地说:“好了,你这个小笨蛋,你这周就在家里待着吧。我再也不会让你出去了。”孩子尽管犯了错,而他却会觉得他是父母暴怒的牺牲品,孩子好像成了无能为力的无辜者。

        设限的几条原则

        家长在给孩子设立规定和限制时,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能情绪冲动,脑子一热就想当然。家长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有多少次给孩子设立了限制,可自己都不把它当真;有多少次威胁孩子要怎么样,但从来不会付诸行动。他们可能不会意识到,正是他们自己的行为和言语鼓励了孩子反抗。
        为了帮助孩子成长,帮助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使他们成为内控型的人,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必须建立新的原则。
        第一,告诉孩子事情的真相。比如孩子要买东西,家长说“我买不起××”时,必须是真的买不起。不能让孩子觉得“明明可以买的嘛,看来我还没有闹够,所以你不给我买”。建立规则的第一条原则就是遵守诚实的原则,虽然这是老调重弹,但是,诚实是再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的。
        第二,确定性。生活中充满了模糊和不确定性,这些模糊和不确定性,让成长中的孩子不知所措。家长应尽量增加自己行为与言语的确定性,让孩子感到安全。这也是我们在前面讲过的,要在乎自己说过的话,给孩子的规定、限制都应是合理的,给孩子的“命令”都是可行的,并且是准备付诸实施的。
        第三,重视对话与交流。古人说: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人要想取得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并不一定要亲自经历很多事,而且,儿童也不会自动地从自己的体验中学到很多东西。因此,人们,尤其是儿童,需要同他人一起交流、分析、总结已有的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智慧水平。在家庭中,家长也不应把一切都决定好了、做好了然后再强加给孩子,而应留下对话和协商的空间,给孩子践行的机会,从而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责任感。



夏令营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京icp备090673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5028号

copyright @ 2014 www.xialingying.cc all rights reserved. 开心夏令营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900-650 400-6900-650 项目合作:1369157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