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夏令营精彩线路任您选!品质、安全、有保障

您现在的位置: 开心夏令营 >> 国内夏令营 >> 主题营 >> 国学 >> 国学入门 >> 正文

400-6900-650 13691570089 值班

关于“莫”的词性,综合起来有四种观点

来源:开心夏令营发布时间:2012-7-3 11:05:01

.“无定代词” 即无指代词,由马建忠(1898年)提出,以王力、杨伯俊先生为代表。王力先生认为“莫”为无定代词,可译为“没有谁”等,以《战国策·楚策》中“群臣莫对”为例。杨伯俊先生在肯定“莫”是无指代词的同时,进一步用金文和《尚书》的材料来证明“亡”“罔”也是无指代词。

    关于“莫”的词性,综合起来有四种观点:

     1.“无定代词”    即无指代词,由马建忠(1898年)提出,以王力、杨伯俊先生为代表。王力先生认为“莫”为无定代词,可译为“没有谁”等,以《战国策·楚策》中“群臣莫对”为例。杨伯俊先生在肯定“莫”是无指代词的同时,进一步用金文和《尚书》的材料来证明“亡”“罔”也是无指代词。

     2.副词    以周生亚先生为代表。他在《“莫”字词性质疑》(《中国语文》,1964年第4期)一文中明确反对“莫”为无指代词的观点,并且强调“莫”是表示对其前主语所体现的范围的全称否定的否定副词。

     3.动词    以韩学重先生为代表。他在《对古汉语语法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看法》(《中国语文》,1996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莫”的词性为

    动词。他根据《孟子·告子上》“所欲莫甚于生”与“所欲有胜于生者”的对应出现,认为“莫”是表示“有”的否定概念的动词。

     4.代词、副词、动词    以杨树达(1954年)、朱振家(1994年)先生为代表。杨树达先生在《词诠》中将“莫”分为三类:“无指代名词”

    “同动词,无也”“禁戒副词,勿也”。朱振家先生认为:“在‘莫’字后出现‘者’字词组的,在‘莫’字前出现副词、介宾词组的,‘莫’不是无定代词,应是动词,表示不存在。”

    我们认为,“莫”兼有代词和副词两种词性。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国内夏令营 www.xialingying.cc/guonei/

阅读上一篇:
阅读下一篇:
留学微博、微信

夏令营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京icp备090673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5028号

copyright @ 2014 www.xialingying.cc all rights reserved. 开心夏令营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900-650 400-6900-650 项目合作:1369157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