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小孩子和家长为什么好似来自不同的星球?暑假夏令营分析说,有三个原因导致小孩子与家长日渐疏远。
一、不尊重小孩子的思考和想法。暑假夏令营说,做家长的以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小孩子好,但正是这个“为小孩子好”,让小孩子吃尽了苦头。一位高中生在日记中写道:“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也不让自己干,但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想干的,他们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他们只是希望自己好好念书,除了念书什么也不让做。”而这种做法恰恰伤害了小孩子,因为小孩子已经长大了,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渴望,而家长对小孩子的想法、做法每每抱以不尊重、轻视甚至呵斥,这很容易刺伤那些正在长大、渴望成熟的心。
二、忽视小孩子学业之外的需求。在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家长深感学习、学历的重要性,所以一味地要求小孩子考好大学、选好专业,而对小孩子学习之外的生活与情感需要,则采取忽视、漠然态度。这种态度渐渐造就了父辈与子辈之间不可填补的鸿沟。
三、传媒时代,网络语言流行,家长与子女无法共享网络语言。不上网的家长当然听不懂什么是“美眉、青蛙、恐龙、大虾”之类的词,却只觉得都是些贫嘴呱舌,对其不屑一顾。而小孩子们呢?则觉得家长索然无味,只会唠叨瞎操心。同时,在某些方面,小孩子在成长,家长却落后了;对新的语汇、新的兴趣、新的焦点话题、小孩子谈话的兴奋点,家长都很茫然,却仍然每天絮絮叨叨,这必然导致父子、母女之间无话可谈。久而久之,再想坐到一处聊聊天,就变得不可能了。小孩子宁可与网友聊得火热,也不愿对自己的至亲家长送上一个笑脸。
如何消除家长与小孩子之间鸿沟呢?暑假夏令营认为,首先,家长要给小孩子留出心理空间,要了解新媒体,关注新事物。其次,要主动和小孩子说心理话,与小孩子建立一种朋友般的关系。第三,尽量养成家庭聊天的习惯。家人聊天不仅可以引导小孩子养成倾听与倾诉的习惯,还可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使每个家庭成员都更善于倾听,彼此关心,家长就不会再觉得与小孩子沟通是一件很难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