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备选方案】
当孩子遭遇困境,父母需要向孩子给出预备方案,而不是由着孩子的告密行为。告诉孩子,“如果你能冷静下来,告诉我发了生什么事,那么我能给你的帮助或许会更大。”随后询问孩子告密的动机,是为了让父母或老师惩罚对方,还是本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事情的真相如何?不如向孩子了解清楚后再做决定。父母可以遵循这样的步骤:
首先告诉孩子,“我知道杰克拿你的玩具玩你很不开心。”
其次再告诉孩子,“那么如何让杰克也了解你的感受呢?”
然后教会孩子使用语言明白地处理这一问题,“现在轮到我玩了吗?”或者“我不喜欢你拿着我的玩具。”
最后,如果孩子的怨气没那么大,你也可以鼓励孩子玩其他玩具,而不是执着这一问题。
【查明事情的真实情况】
在你给孩子贴上告密者的标签之前,先放缓脚步来把真相弄弄清楚。的确,孩子需要逐渐学会不打小报告,但是在孩子早年,这种行为也是孩子知道寻求帮助的一种手段。
还分辨不出什么信息是值得告密的,而什么是无关紧要的。例如,“爸爸,杰克在玩我的玩具汽车。”与“爸爸,杰克在大马路上玩耍。”很明显,这两种情况,前者只是恼人的情况,而后者则是危险的警告。父母需要做到的就是逐渐让孩子区分这两种情况,并且及时将有用的信息进行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