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夏令营表示,当今很多家长都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小学生消费群体,而在中小学生消费群体中出现了许多不良的现状。
不良消费一饮食消费
食品广告的泛滥,大大影响了中小学生的饮食结构,广告食品成了对中小学生的新诱惑。零食消费对孩子身体健康不利,容易引起孩子乱花钱的不良习惯。
不良消费二服装消费
现在的校园,名贵衣服已不鲜见,名牌产品更是比比皆是。孩子之间很容易形成穿衣的攀比心理。
不良消费三人情消费
孩子之间互相过生日,买礼物,有时小学生的父母将小朋友全部邀请到家或饭店,花费几百元设宴款待。
不良消费四促销消费
当前大部分以中小学生为消费对象的饮料、零食、玩具等小商品均有促销吸引青少年学生消费的行为,他们通过带有博彩性质的“抽奖游戏”吸引青少年。这些行为不但分散了学生的精力,还滋长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
不良消费五手机消费
现代通信工具的确给学生带来了沟通上的诸多方便,手机干扰教学秩序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弊端也逐渐显露了出来。课堂上的突然铃响和不健康的声讯电话都成为了孩子们的危险信号。还有,孩子的不正常消费也给家庭增加了原本不必要的负担。
不良消费六网吧消费
现在的流行游戏都是多人联机型的,而家庭中的电脑只能一个人玩,所以网吧就钻了这个空子,引来大批的小学生去玩。更有甚者,一些不良业主开设一些有赌博内容的电脑,并带有淫秽的东西,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害处。现在网吧有不少的小学生,孩子很容易迷失方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造成终生遗憾。
不良消费七成人化消费
一些中小学生除了服装、文具等学生消费品之外,化妆品、首饰、手机等一些成人用品也成为他们消费的热点。在一些商场和专卖店,经常可以看到不少学生为自己选购化妆品之类的用品,在商场的金饰柜台,还有一些家长带小孩来购买价值不菲的真金首饰。
不良消费八重复消费
一位家长在给孩子购买书包、文具盒时曾说:“孩子一味追求时尚的文具。不买还不去上学,真没办法!”对此,孩子们的解释是,他们虽然知道旧文具还能用,但是同学们都换了流行的,自己不换,感觉“没面子!”
不良消费九舍本逐末消费
中小学生消费的一个倾向就是“舍本逐末”,将大量钱用在零食和玩具上,可是真正的目的却是零食和玩具附带的一些卡片或小玩具。有一些学生,为了收集一种方便面里附送的卡通卡片,在买来方便面之后,只要卡片,而将面饼扔掉,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杭州夏令营小编认为,对于中小学生的这些不良的消费、高消费现象,是家庭、社会共同促成的。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使这种消费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少数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和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产生这种消费误区的直接因素。高消费带来的消费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杭州夏令营提示: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消费,这已不仅是校园内的话题,而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