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首页 城市
首页 > 国内营 > 杭州 > 最新动态

孩子跟父母说话的态度决定孩子一生的高度

来源:杭州中学生夏令营 | 发布时间:2016-05-18 | 点击量:
摘要: 杭州中学生夏令营表示,如何让孩子真正能从小建立起明辨善恶、是非、好坏的能力,就要从小扎德行。在明辨当中我们还要明辨因果。这一件事现在已经呈现结果了,我们就要去把不对的原因找出来。当一个人能不断从自己所发生的事去检讨原因的时候,你的理智,你的智能会提升得特别快。
开心夏令营

   杭州中学生夏令营表示,如何让孩子真正能从小建立起明辨善恶、是非、好坏的能力,就要从小扎德行。在明辨当中我们还要明辨因果。这一件事现在已经呈现结果了,我们就要去把不对的原因找出来。当一个人能不断从自己所发生的事去检讨原因的时候,你的理智,你的智能会提升得特别快。

  帮助孩子种下正确的因
  比方说孩子没教好,孩子懒惰,你会想孩子懒惰是结果,原因在哪?孩子自私自利是结果,原因在哪?当我们都能把原因找到,你就能对症下药,你就能扭转乾坤。你的智能也会因为你时时处处能追根究柢把原因找到,你就能够愈来愈有智能,你的理智会在短时间之内架起来。诸位朋友假如不相信,你做三个月看看,任何一件坏事来,先不要气馁,也不要先责怪别人,先想想原因在哪里,为什么这个朋友对我态度不好,原因在哪里?
  人往往就是在结果停留,只会患得患失、自怨自艾,对人生没帮助。所以当你有这种态度,当你教孩子也能够这样引导,那你的孩子会非常勇于面对事情,面对挑战。所以我们会问孩子,这一位同学成绩能够这么好,能够受到这么多同学的欢迎是结果,请问原因在哪里?孩子开始思考,开始建立判断能力。本来他只会羡慕别人,本来他可能只会嫉妒别人,这么一引导,他开始知道原来是他处处替人着想,原来是他用功认真,上课专心。他开始不是只有在那里嫉妒羡慕,他开始找到因,从自己种下正确的因开始努力起。而孩子这样的时候,也是一步一步踏上理智智能的人生。
  所以从果(溯)因特别重要,要去分辨。
  从“不脱帽”可以看出“吃败仗”
  再来有智能的人可以从因看到往后的结果。诸位朋友,举一个例子,在《左传》里面,有一次在春秋时代,秦国的军队经过天子管辖的地方,按照礼仪任何军队经过天子管辖的地方,都必须要把帽子脱下来,本来坐在车上都必须要下车。结果秦国的军队,有的没把帽子脱下来,有的跳下来一下,还没有经过天子的地方马上又跳上去。这个读书人一看就说,秦国这一战铁定打败仗。你看才看到他一个动作,就可以断言他们这一场仗必败。所以古代人智能很高,我们比不上。这一位读书人就分析,他连对天子都这么傲慢,都这么轻率,小地方都轻率,面对大事的时候就马上变得恭恭敬敬吗?那是不可能。所以秦国那一次军队因为轻率,几乎全军覆没。所以那一场仗打下来,秦穆公幸好没有责怪那个将军还责怪他自己,但是也从一个人轻率的态度,就可以断言他能不能成大事,这叫从因可以推果。
  从对钱的态度可以预知哪个儿子可靠
  老子他要出嘉裕关的时候,当官的官员就问他一个问题,他说我生了两个儿子,以后我要靠哪一个比较保险?他就问老子。老子马上拿了一些钱放在桌上,他对这个大儿子说,你去打爸爸一下,这些钱就是你的。这个大儿子比较笨,小儿子比较聪明,但是大儿子很厚道,他死都不肯去打爸爸一下。后来因为大儿子坚持不打,老子接着转向小儿子,他说你去打爸爸一下,这个钱马上就归你。这个小儿子二话不说,过去马上打他爸爸一下,然后回来把钱抱起来高高兴兴。老子说,你要靠谁?靠大儿子!
  所以这一个官员被老子这么一分析,知道大儿子会养他,小儿子一定不管他。结果这一位官员真正临终的时候,他的小儿子没回来。因为他的小儿子后来从商赚钱,他的家人叫他回来,小儿子说,我这么一来一去要少赚多少钱。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曾经看过一个电视剧,生了三个儿子,老大、老二学历又高钱又赚得多,老三只有高中毕业。这一个母亲最后靠谁养?其实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学历愈高,却不见得懂做人?原因在我们引导孩子读书的动机错了,读书应该志在圣贤,读书应该志在尽孝心,志在对人恭敬,爱护他人,这才是读书的目的!是志在圣贤。而现在的人读书志在哪?志在赚钱,志在让自己有好日子过,志在自私自利的动机,所以反而读愈多愈不重情义,读愈多愈傲慢,读愈多,甚至于不愿意承认我的父母是农夫。而这个孩子刚好读得少,污染少,不贪心,还觉得自己不如人,还会谦虚,到最后就是小儿子养。
  所以孔夫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一个人人生最高指导原则,假如是钱,假如是利,这一生走下来,一定会让他的亲友寒心,会让他的亲友众叛亲离。所以我们要从因推果,现在给孩子种什么因,才能成就他一生的善果,这就是你父母最重要的明辨,这就是给你孩子一生最大的助力。
  对父母说话的态度决定孩子一生
  诸位朋友,您假如深入《弟子规》,你会觉得每一句都是种你孩子最重要的因,成就他一生的善果。我是因为讲了一年多,体会这么深。我相信诸位朋友,你现在体会可能没有我这么深。我们看第一句就好,「父母呼,应勿缓」。一个孩子连对父母讲话都不恭敬,他这一生已经毁了,他一生对人的恭敬起不起得来?起不来。这一句没做到,孩子一生就会有很大的障碍;这一句话做到了,你孩子一生受益。当他尊重自己父母,对父母讲话和颜悦色,他看到别人的父母,他会想别人父母也很辛劳,我们也应该恭敬。当他体会到他的父母念念希望他好,他也能体会到别人的父母念念也希望他的孩子好,所以当我们对人恶言相向,他的父母会伤心难过。所以一个孝子就能够有这种同理心,不愿意让别人的父母痛苦,所以他的恭敬就能从父母身上再延伸到一切人。所以《弟子规》句句铿锵有力。
开心夏令营

扫微信二维码,实时关注最新冬夏令营动态

  • 开心冬夏令营微信公众号
    开心冬夏令营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开心夏令营小程序二维码
  • 开心夏令营顾问扫码咨询
    开心夏令营顾问扫码咨询

热门主题

  • 小学生夏令营
  • 军事夏令营
  • 体育夏令营
  • 心智夏令营
  • 游学拓展夏令营
  • 英语夏令营
  • 青少年军事

    青少年军事

  • 巨人学校

    巨人学校

  • 世纪明德

    世纪明德

  • 北京酷学酷玩

    北京酷学酷玩

  • 上海121

    上海121

  • 青少年军事
  • 巨人学校
  • 世纪明德
  • 北京酷学酷玩
  • 上海121
扫码微信小程序
领取更多优惠券,
报名方便更快捷!

常见问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
报名更优惠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方便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294号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0号双天大厦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