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首页 城市
首页 > 国内营 > 广州 > 文化

广绣历史发展文化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4-28 | 点击量:
摘要: 广绣始于唐朝。据唐代《杜阳杂编》记载,永贞元年(805),南海(郡名,治所在番禺,即今广州市)贡奇女卢眉娘在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点画分明,细如毫发,其品题、章句无不具矣”。

广绣始于唐朝。据唐代《杜阳杂编》记载,永贞元年(805),南海(郡名,治所在番禺,即今广州市)贡奇女卢眉娘在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点画分明,细如毫发,其品题、章句无不具矣”。她又绣制阔一丈(一丈=3.33米)的“飞仙盖”,上面绣有山水、神仙、玉女,“执幢、捧节童子亦不啻千数”。由此可见广绣的历史是多么悠久绵长,技艺是那么的卓越超群。广绣发展到明代,已经成为是民间重要的手工业之一。
    到了宋代,民间日常已经广泛应用刺绣品,其中的欣赏品工艺日臻成熟。明代中后期,广绣已扬名海外。
    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个葡萄牙商人在广州购买得龙袍绣片回国献给国王而得到重赏,广州绣品从此扬名到海外,每年都有不少产品输出国外。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葡萄牙人克罗兹看到珠绣花鞋等广绣工艺品而发出“绝妙的工艺品”的惊叹。当时广州刺绣艺人已达到极高水平,能够娴熟地创造性运用绒线绣,用孔雀毛、用马尾作线缕和勒线,用金线和银线刺绣 。
    明末到清朝中期是广绣业的繁荣时期。英国商人开始来样加工。由于来样设计色调丰富,突出了西洋画的艺术风格,运用了透视和光线折射原理,故对广绣产生深远的影响。广绣开始从民间小作坊小批量生产逐渐向商品生产发展。室内装饰和日用衣饰的广绣绣品大量生产,使之出口进入了全盛时期。
    到了清朝中叶,由于粤剧和粤曲的繁荣,使广绣又增加了一类新品种――粤剧戏服。当时广州状元坊制作的戏服已享誉国内,连宫廷戏班也慕名前来定制。乾隆年间广绣业已成行成市,绣坊、绣庄多达50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
    广州中小生夏令营>>

扫微信二维码,实时关注最新冬夏令营动态

  • 开心冬夏令营微信公众号
    开心冬夏令营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开心夏令营小程序二维码
  • 开心夏令营顾问扫码咨询
    开心夏令营顾问扫码咨询

阅读上一篇:舌尖之外的广州特色

阅读下一篇:味觉谱写广州开放历史

热门主题

  • 小学生夏令营
  • 军事夏令营
  • 体育夏令营
  • 心智夏令营
  • 游学拓展夏令营
  • 英语夏令营
  • 青少年军事

    青少年军事

  • 巨人学校

    巨人学校

  • 世纪明德

    世纪明德

  • 北京酷学酷玩

    北京酷学酷玩

  • 上海121

    上海121

  • 青少年军事
  • 巨人学校
  • 世纪明德
  • 北京酷学酷玩
  • 上海121
扫码微信小程序
领取更多优惠券,
报名方便更快捷!

常见问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
报名更优惠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方便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294号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0号双天大厦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