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关于诗的说明文字选自《汉魏南北朝诗选注》(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编者有删节。
《汉魏南北朝诗选注》
编注者:辛志贤、韩兆琦、聂石樵、邓魁英、郭预衡。最后由邓魁英、韩兆琦统一整理。
【关于汉魏南北朝诗】
从刘邦建汉到隋朝灭亡,前后共经历了八百多年。此间,诗歌在缓慢地变化发展着。大概是因为汉代文人都主攻当时流行的辞赋散文去了,汉代诗歌的成就多在乐府,即当时国家音乐机关采集的民歌。这些民歌在运用凝练的口语化语言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上,比《诗经》更进步了。杰出代表便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作品《孔雀东南飞》。
到汉末建安时期,诗坛成了曹氏父子们的天下,形成了“梗概而多气”的“建安风骨”。曹操的诗如其人,豪迈慷慨,壮怀激烈;曹植对诗歌形式多有探索,五言诗写得尤其好。此后便是整日借酒浇愁的狂放名士阮籍和嵇康。在混乱无序的时代里,他们一边说着不问世事,一边又忍不住牢骚满腹,诗歌中充满了患得患失和迷离愤世的情绪。在两晋乃至整个古代诗歌史中值得大书特书的是陶渊明。他出身低微而性情孤傲,最终退隐乡间,过着桃花源般的躬耕生活,开创了平淡、自然、简洁、含蓄的“田园诗”。唐、宋乃至清朝的很多文人都对他非常景慕,对他的生活方式和诗歌仿效不已。与死气沉沉的两晋文人诗坛比起来,南北朝的民歌很有生气,其中有与《孔雀东南飞》互相辉映的长篇叙事诗《木兰诗》。
八百年过去,正如此间纷繁变化的朝代一样,汉魏南北朝古诗的历史也不能以一言蔽之,其中既有琐屑如爱情和乡间生活的,也有宏大如政治和战争的。只能说,生活有多丰富,诗歌便有多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