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心夏令营发布时间:2012-7-28 15:28:42
[诗词中时常被描写的竹]
谢榛《四溟诗话》中有个例子:“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司空曙的诗句为什么优于韦应物和白居易?原文没说。评家认为,韦应物和白居易的诗说得太确定,太概念化,譬如“已秋”“将老”之类;而司空曙的诗却多了些想象,多了些形象感染力。用术语来表述,就是韦白两位诗人是实写,司空的诗是虚写。
实写,描写的是实景实境;虚写,描写的是想象内容。实表现为直接描写,即眼前所见之景之物;虚表现为间接描写和想象内容。在实景描写中,景为实,意(情)为虚。直接写为实,间接写为虚。眼前为实,想象为虚。实写虚写各有所长,并无高下之分。古人认为诗歌的艺术表现应该虚实并举,虚实相间,二者不可偏废。也许,司空曙的高明就在于不囿于眼前之景,而是通过艺术想象,把两个本不可能同时出现的画面剪接组合,创造出一种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的特殊效果,更为深刻含蓄地表达了岁月沧桑生命易老的人生感喟。
恰当的“虚”可以自由地扩大“实”,丰富“实”,充实“实”,拓展“实”的艺术境界。
热报线路top10
相关热门文章
网站导航
2014品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