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夏令营精彩线路任您选!品质、安全、有保障

您现在的位置: 开心夏令营 >> 国内夏令营 >> 主题营 >> 国学 >> 国学入门 >> 正文

400-6900-650 13691570089 值班

古典诗词中的虚和实-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来源:开心夏令营发布时间:2012-7-28 15:32:21

  晚唐诗人李商隐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前两句是实,和妻子一问一答,表现出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接着写眼前夜雨交织绵绵密密之景,愁苦便更加浓郁。后两句是虚,化实为虚,想象未来重逢之乐,用未来重逢之乐反衬今夜离别之苦,而今夜离别之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加了未来重聚时的乐。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另一方面,“实”又制约着“虚”,规范着“虚”,指引着“虚”。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也是虚实结合的优秀之作:“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前两句是实,后两句为虚。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一片孤云也不愿停留,越飘越远。这既是写眼前实景,其实,也包含着浓厚的孤独之感,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因此,后两句写诗人和敬亭山之间相互喜欢脉脉含情,其实还是在表达自身的孤寂。山越有情,越是衬托出人世之无情,“只有”二字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这种人生凄凉。后两句虚写内容就是由前两句的实写延伸而来相辅相成的。

    诗歌创作中的虚写,如同书法绘画中的“留白”,往往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读者能各根据其不同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精神财富来见仁见智地补足充实形象,来进行各自的艺术再创造,获得含蓄蕴藉意味无穷的审美效果。譬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实,后两句写虚。前两句写登楼景象,落日依依,大河滚滚,景象开阔,气势雄浑。后两句表面看起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再上一层楼的登高过程,其实含意深远,耐人寻味。你可以领悟到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可以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据史料记载,唐人在鹳雀楼留下的诗,还有一首畅当写的也很有名气。同样是五绝,同样题作《登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仔细比较即可发现,畅当的诗虽然诗境也很开阔,气势也很雄浑,但只是停留在对登高所见的实景描写上,四句只表现了王之涣前两句的内容,缺少了王诗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也难以唤起读者神驰千里心骛八极的艺术想象,因此,最终诗史留名独步千古的就只能是王之涣而不是畅当了。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国内夏令营 www.xialingying.cc/guonei/

留学微博、微信

夏令营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京icp备090673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5028号

copyright @ 2014 www.xialingying.cc all rights reserved. 开心夏令营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900-650 400-6900-650 项目合作:1369157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