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条件好了,但是学习压力也大了
现在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明显比以前要好了,但孩子们压力增大了不少。虽然目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还是教育主要方式,相当一部分父母还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内涵,简单地把学习之外兴趣特长等同于素质教育,更多课后辅导班和培训班压在了孩子们身上,孩子们学习压力在“减负”口号提了十几年之后,依然还那么沉重。杭州夏令营>>>
2、升学条件宽松了,但是厌学、逆反心理重了
现在无论小升初、初升高,还是高中升大学,升学率都已经大大提高了。但是,孩子们厌学情绪、逆反心理反而加重了,原因就是父母更加期望孩子在下一阶段考上更好的学校。
3、教育功利性增强,综合素质锻炼被挤压
教育面临诸多的现实压力,一是来自于学校的安全压力,因为害怕孩子的安全出问题引发家校纠纷,所以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少了;二是来自于学校的应试思维,被媒体广泛关注的绿领巾事件、优秀生校服事件,无一不反映学校的应试心态;三是来自于未来求职与生存的巨大压力,家长寄希望于孩子将来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有一份高收入,来缓解生存和生活的压力。于是,除了学习课内知识和特长,更广泛的、社会真正需要的综合素质锻炼被挤压了。
这实际上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似乎接受教育的成本过高,但收益却过低。其实其根源在于学习成绩在工作中已经不是决定性因素了。孩子没有掌握好学习力、适应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责任心等处于决定性位置的“个人工作技能”,导致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单位的发展空间有限,收益自然也就有限了。
4、家长的知识水平提高了,但亲子冲突上升了
毋庸置疑,今天家长的知以水平已经普遍提高了,但亲子冲突反而上升了。究其原因,是父母的家教观念和方法没有跟上孩子心理的快速变化。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孩子娱乐天性的限制也越来越多,对孩子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宽容度越来越低,所以亲子冲突上升了。这种状况的出现,与父母对孩子成长环境的认识不足以及不能适应不无关系,与中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科学没有得到广泛深入的普及不无关系。杭州夏令营>>>
扫微信二维码,实时关注最新冬夏令营动态
阅读上一篇:五类教育惯出孩子不良表现
阅读下一篇:教育要适应孩子成长环境变化
常见问题
最受欢迎的线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