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国学”内容精深、深奥难懂等原因,只是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层等成人研修的内容,杭州国学夏令营发现而最近几年少年国学渐趋很火热,尚处少年的孩子,真能明白这些或者简单或深奥的古文意义吗?对于他们行为模式跟未来发展究竟有着多大意义?老师、家长与业内人士的意见或未统一。
机构
知识艰深未必都会懂
“国学”又称“汉学”,泛指传统中华文化和学术。它包括中国古代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诸多方面。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爱我中华”之风日盛与“中国崛起”口号响起,尤其是“孔子学院”海外遍布和祭孔大典在国内的连续上演,“国学”在海内外以前所未有热度火起来。
经采访国学机构,其认为并非每一个孩子都适合读少年国学班,家长要根据孩子个人兴趣、性格特点来决定他们是否要 “少年国学”这一 “课外养分”,切莫拔苗助长。该机构相关资料透露,中国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阶段都会有国学知识的普及,有些孩子算数、逻辑推理能力较强,而语言表达、形象思维相对较弱,可以针对性背诵一些如《诗经》中的篇章,弥补不足。而成长中因家庭溺爱、学习压力等原因造成孩子性格上的自私、冷漠、忤逆等现象,确实可以通过古籍文化来感化。
家长
希望礼孝先行
作为家长,他们在初高中才深入理解《庄子语录》,却愿意在孩子尚小时就给他们选报国学班,他们甚至愿意每天都挤出固定时间陪他们一起背诵 《弟子规》、《论语》、《三字经》等国学经典。
在他们看来,家庭教养和校园教育对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方面,还存在不足。社会培训机构开设的少年国学班,能以背诵、讲典故等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礼仪、诚信等最看重的个人品性、意识等传输给孩子。 “以前我们话说重一点,稍微有点不顺着他,他就会大哭大闹,要不就是和我们冷战。通过接触了半年国学,现在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当我们不支持他做什么时,他会跟我们解释,并听从我们的建议。 ”家住延平路的向女士说起送儿子读国学班,一脸自豪。
6-13岁
适合诵读古书
“6至13岁,是孩子一生当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如果此时让他们熟读国学经典,帮助他们理解先贤为人治学治世之道,就能让他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既提高国学素养,也增长语文功底。 ”
建议,少儿国学应有阶段性重点。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传统中国人的教育观念与现代一样,都是讲求次第的,因此对于已有百年文化断层的当代人来讲,必须先从蒙学读物开始。孩子学国学需要先从《弟子规》、《三字经》入门,到了四年级才能逐渐学习四书五经。学龄后的孩子,首先需要消化课堂知识,家长不需要让孩子花过多时间在课外国学班,以免影响其正常学业。另外,送孩子读国学班前,一定要和孩子本人沟通,尊重他们的选择。
扫微信二维码,实时关注最新冬夏令营动态
阅读上一篇:四大技巧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下一篇:学好英语哪种方法最可靠?
常见问题
最受欢迎的线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