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心夏令营发布时间:2014-5-23 10:31:09
教育孩子无定法,适合自己孩子的、孩子乐于接受的就是好方法。
小学生夏令营分享: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第一,不要把孩子的学习和“苦”联系在一起,避免对孩子进行和“苦”字相关联的说教,把“苦”字从孩子求知的潜意识里清除出去。
第二,千方百计在孩子学习前制造快乐轻松,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件惬意、有趣且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事情。学习活动中一旦融入了快乐的成分,它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第三,家长朋友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在孩子学习前、学习中制造不愉快。学习活动中一旦融进了不和谐因素,孩子内心不顺畅,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第四,要特别关注孩子在学习中的心情和感受。如果孩子感到不快乐,学习状态欠佳,父母应让孩子停下来,调整一下心情。父母要及时和孩子谈心,给孩子一些关爱,鼓励孩子讲出心里话,帮孩子卸下身上的包袱。
第五,孩子向家长询问学习上的任何问题,家长都要极其耐心地、饶有兴趣地给予解答,切忌草率应付或者表现出不耐烦。草率应付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学习并不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是可以潦草马虎的;对孩子不耐烦的潜台词是:我对你的学习一点也不关心,我对你提出的问题没有丝毫兴趣。
第六,不要把学习强加给孩子、硬塞给孩子,更不要“恨”学习。企图让孩子一日间解决多少问题、短期内提高多少成绩、一口吃个胖子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也是违背学习规律的。很多家长只知道给孩子“加压”,不知道给孩子“减负”,这样有张无弛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制造孩子的厌学情绪。
第七,聪明的、智慧的家长会让孩子处在“学习饥饿状态”。他们不让孩子学习时间过长,不让孩子感到太累。让孩子有学有玩、有劳有逸,让孩子永远对学习有新鲜感。他们不会敦促孩子学习、做作业,总是提醒孩子休息、娱乐。有了这种“饥饿”的刺激,孩子学习的“食欲”反而会大增。
第八,善于捕捉孩子兴趣的火花,并及时给予“助燃”。比如,孩子刚学习物理、化学课时,家长可结合课本给孩子讲一些该学科的发展历史,讲一些相关科学家的故事,以加深孩子对课本的理解、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增强孩子对该学科的兴趣。再如,孩子写作文时,父母可对孩子循循善诱、耐心启发。父母最好能描绘出与作文题目相关联的高远的意境、深刻的思想,并能随口吟诵出优美的语言。能做到这些,等于给了孩子最实在的帮助。孩子不但能打开写作思路,也会对作文情有独钟。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嘉纳认为,引导孩子进入心驰神往的境界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孩子从事他喜欢并能从中得到乐趣的事,才能有最佳表现。其实每个孩子天生都是有好奇心、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的,都是家长有意无意把孩子与生俱来的极其宝贵的东西扼杀掉了。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家长都成为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高手,但我们呼吁所有的家长都不要成为扼杀孩子求知欲望的刽子手。
热报线路top10
相关热门文章
网站导航
2014品牌机构